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齇

鼻齇

病名。俗称酒齇鼻,又名鼻赤。指肺素有热或阳明血热而致鼻红。饮酒者多见。《嵩崖尊生书》卷六:“鼻齇,阳明血热,大半得之好酒,肺受热郁,得热愈红,亦或热红遇寒,污浊凝结,见紫黑色,治宜化滞血生新血,兼祛风热,用丹参、生地、当归红花、山栀、桑皮防风荷叶煎服;若素不饮酒,肺风也,加荆芥;亦或脏中有虫,加去虫药。”《证治准绳·杂证》:“鼻赤,一名酒齇鼻,乃血热入肺也,肺气通于鼻,鼻为清气出入之道路,多饮酒人,邪热熏蒸肺叶,伏留不散,故见于鼻,或肺素有风热,虽不饮酒,其鼻亦赤,谓之酒齇,盖俗名也。”以枇杷叶拭去毛,不须涂炙锉细煎浓汤,候冷调消风散,亦可服升麻防风散泻青丸等方。参见酒齇鼻条。

猜你喜欢

  • 清上止消丹

    《辨证录》卷六方。麦门冬二两,天门冬、金银花各一两,人参三钱,生地黄、茯苓各五钱。水煎服。治消渴,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一斗,属肺消者。

  • 推拿手法

    在推拿防治疾病过程中所施行的各种技巧动作。它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操作方法来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其中有的以按捏为主,如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等;有的以摩擦为主,如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有

  • 哑瘴风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 不子

    出《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不孕,详该条。

  • 小儿腹痛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决》。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癥瘕痛、虚寒腹痛等。

  • 脑湿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脑湿,谓头上忽生肉如角,谓之脑湿,言脑湿气蕴蒸冲击所生也。”本病相当于皮角,先用双套结齐根结扎,再以千金散外敷,以净根蒂。

  • 陷中

    筋骨间的凹陷处。《灵枢·本输》:“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

  • 张仲景

    【介绍】:见张机条。

  • 劳疝

    病名。见《医经会元》。指疝症由于诸劳气陷,房劳伤精而发者。天寒时发作尤剧,宜服肾气丸加川楝子、巴戟天、鹿角胶。

  • 气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