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老年百病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百病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据全国部分普查资料统计,本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可高达15%左右,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应积极防治。

[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有:

1.大量研究观察结果证明,长期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愈长,烟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

2.感染因素。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是慢支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常见的因素。

3.气候因素。寒冷常为慢支发作的重要原因和诱因,慢支发病和加重常见于冬季寒冷季节。

4.理化因素。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往往是慢支的诱发病因之一。经常接触工业刺激性粉尘和有害气体者,慢支患病率远较不接触者为高。

5.过敏因素。喘息性慢支患者有过敏史者较多。常见的致敏原如尘埃、尘螨、寄生虫、花粉以及化学气体等,可导致本病发作。

6.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全身或呼吸道局部的防御及免疫功能减弱,可为慢支提供发病的内在条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致患病率较高。

7.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当呼吸道副交感神经反映增高时,对正常人不起作用的微弱刺激,可引起支气管收缩痉挛、分泌增多,而产生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中医认为,“肺为脏腑之华盖,……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亦呛而咳矣。”本病可因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气不得宣发而引起,亦可因脏腑功能失调,累及肺脏,肺气失其肃降而发生。

[临床表现]

本病缓慢发病,病程较长。少数患者发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的经过。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咯痰、喘息。轻者仅有微咳及咯少量痰,每于秋冬气候突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受粉尘、烟雾刺激后,病情加重或呈急性发作。较重的则咳嗽频繁,咳痰较多,甚至症状全年不断。咳嗽的严重程度与支气管粘膜炎症及痰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是晨间起床后咳嗽较多,白天较少,临睡前有阵咳或排痰。痰量以清晨较多,痰液一般为白色粘液,偶有带血。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则变为粘液脓性。喘息性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引起喘息,常伴有哮鸣音。本病一般无发热,若并发感染,则可有发热现象。

[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呼吸道抗病能力的措施主要是“三锻炼”,即通过体育锻炼、耐寒锻炼和呼吸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少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老年人较为适宜的体育锻炼是气功、太极拳、体穴按摩和一些简单的保健操,根据体力逐渐增加活动量。老年人的耐寒锻炼可从用冷水擦洗鼻子开始,逐步扩大到用冷水擦洗脸和颈部。呼吸锻炼主要指腹式呼吸的锻炼。

2.戒烟。对于慢支患者来说应该戒绝吸烟,戒烟后一般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病情缓解,甚或痊愈。

3.改善环境及工业卫生。做好通风防尘工作,消除有害的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等对呼吸道的刺激。

4.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寒冷季节,着衣以保暖为度,但也不可穿得太厚实。因为衣服过多不利于耐寒锻炼,而且稍一活动就会出汗,反而容易招致感冒。

5.注意饮食营养。适当增加一些营养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豆类、瘦肉、蛋类。病人的饮食应清淡些,不要吃得太咸或太甜,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应少吃。

[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严重感染者用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或头胞菌素类注射给药,一般7~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可用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药用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次,或麦迪霉素,每次0.2~0.3克,每日3~4次,或先锋Ⅵ,每次0.25~0.5克,每日3~4次,或交沙霉素,每次0.2~0.4克,每日3~4次。感染彻底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祛痰镇咳。祛痰可用氯化铵0.3克,每日3次,饭后服;或必嗽平8~16毫克,每日3次,胃溃疡患者慎用。频繁咳嗽,痰量不多者可用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但青光眼患者慎用。对老年体弱无力咳嗽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而不应选用强烈镇咳药(如可待因),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0.1~0.2克,每8小时1次或喘定、舒喘灵等。

4.药膳食疗。(1)猪肺粥:猪肺500克洗净加水适量,煮七成熟,捞出,改刀切成丁备用,再以薏苡仁50克,大米100克,猪肺丁100克,猪肺汤适量,煮成粥;(2)百合粥:生百合50克,切碎,粳米少许,蜂蜜25克,同煮食之,可润肺调中;(3)虫草炖鸭:老雄鸭1只,去皮毛及内脏,洗净,填入冬虫夏草30克,然后用丝线缝好,放入砂锅内煮烂食之;(4)双白乳燕汤:燕窝3~6克,大白梨1个,去心,冰糖5克,川贝母3克,先将燕窝用温开水浸泡2次,每次浸泡后均去水汁,然后与白蜜、冰糖川贝母、白梨一起蒸熟,每日早晨服下,勿间断。

5.中医辨证论治。痰湿蕴肺,表现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胸闷脘痞,食少者,可选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法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苏子10克)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痰热壅肺,表现为咳嗽气粗,痰稠厚或稠黄,面赤或有发热,宜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桔梗10克、麦冬10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6.单方验方。鱼腥草30克,冷水200~300毫升浸1小时,煮沸后1~2分钟倾出药汁,一次服完。每日服2次。

7.针刺疗法。主穴可选天突、丰隆等,配穴可选用定喘、膻中、足三里等。一般以10~12天为一疗程,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两个疗程之间应间歇一周。

8.拔罐疗法。常用为背部穴位。可在大椎、肺俞、膈俞、膏肓等穴拔罐。单纯拔罐可以隔天一次,5~7次为一疗程。

9.气功疗法。配合调息,用鼻吸口呼。吸气时,舌抵上腭,并用意念将气行至丹田,小腹慢慢隆起。在吸气完后,舌放下,并慢慢呼气,小腹也慢慢自然回位,呼气要适当延长。呼气后,作短暂的呼吸停顿,小腹也不动。呼吸停顿间则不可过长,以免缺氧。每日练功2次,每次1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