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丹溪手镜>妇人胎产(二十八)

《丹溪手镜》妇人胎产(二十八)·

脉平而虚者乳子。

心脉洪大而滑,肺脉微而不浮;肝脉微横不绝皆妊。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搏者,逼近于下。别者,别出于上,气和血调,阳施阴化,谓之有子。)

少阴脉动甚者,妊子(少阴脉,心脉也。)

尺中按之不绝者,妊子。

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妊。

寸微关滑,尺数流利,往来如雀啄者妊。

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是三月也;重手按之不散,但实不滑者,五月也。

男女法

左沉 实 疾 大者为男,纵者主双。

右沉 实 疾 大者为女,纵者主双。

注云∶纵则横也。

离经

脉一呼三至,曰离经;沉细而滑曰离经;尺脉转急如切绳曰离经。

脉浮,腹痛引腰脊,为欲生。

妊三月而渴,脉反迟,欲为水分,复腹痛者堕。

妊五月、六月,脉数必坏,脉紧必胞漏,脉迟必腹满而喘,脉浮必水坏肿也。

妊六七月,脉弦发热恶寒,其胎逾腹,腹痛小腹如扇,子藏闭故也,当温之附子

妊六七月,暴下水斗余,必倚而堕。

妊七月、八月,脉实大牢强,弦者生,沉细者死。

妊月足,身热脉乱者吉。

新产 脉沉小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焱疾不调者死;新产得热病,脉悬小,四肢温者生,寒清者死;新产因伤寒中风,脉实大浮者生,小急者死。

脉微涩为无子;弦大为无子;皆血虚气弱故也。

漏血下赤白,日下数升,脉急实者死;紧大者死;迟者生;虚小者生。

寸关调如故,尺绝不至者,月水不利,引腰绞痛,气积聚,上抢胸胁也。

脉得浮紧当身痛,不痛腹鸣者,必阴吹。寸口浮而弱(浮为虚,浮短气弱有热而无血,)趺阳浮而涩(浮气满,涩有寒,)少阴弱而微(微少血,弱生风,)胃气下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以发煎导之。

少阴滑而数,阴中必疮。

少阴脉弦,白肠必挺核。

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

少阴浮而动,浮为虚,动为痛,必脱下。

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

胎堕 因虚而热四物汤 四君子汤 加阿胶乌梅桑寄生黄芩治胎常转动无时,下血疼痛。枳壳(麸炒)川芎(各一两) 熟地(二两)糯米(二合) 姜枣金银同煎,治伤胎。

转胎 因血虚有痰。

其状胎满逼胞,致小便不利,尿出不知时。

胎满逼胞者,盖因痰,胎避而下。又因血气不足,不能升举,四物加活石、贝母,有痰加二陈汤,甚者服药后探吐。

恶阻 因痰血相搏,二陈汤加减主之。

胎妇腹胀 因脾虚有热而气不利。枳壳(炒)白术黄芩治气急胎惊,两胁膨胀,腹满连脐,急痛,坐卧不宁,睡惊。

四君子汤 加茯苓木香川芎川归麦门冬胎水 即肿满,俗名子肿。因冷湿。

川归 芍药茯苓白术陈皮(每四钱) 用鲤鱼修理水煮熟,去鱼,以汁盏半,姜入药同煎至七分,空心服。

胎妇寒热 小柴胡半夏

胎痛 因血少。

四物加香附紫苏(能安胎)。

子悬 即胎凑上心腹,胀满而痛,因胎气不和也。大腹皮紫苏陈皮白芍川芎川归(酒洗各一两)人参甘草(各半两) 姜葱白煎服。

又治临产惊恐气结,连日不下。

心痛 因宿寒搏血,血凝其气,气与血并。

玄胡(醋炒) 川归陈皮酒糊丸。

又方加桂、赤芍药、蒲黄木香乳香没药

又方五灵脂蒲黄(醋炒) 醋汤下即失笑散。有寒加桂,有热加栀子,气加木香枳壳,虚加川芎、川归(祖按上二方治心痛则可,有胎则忌,或可施之产后心痛者。)

子烦 病若烦闷,因二火为之。麦门冬黄芩茯苓竹叶煎服。

一方加人参防风

胎漏 胶艾汤治胎动不安下血,或胎奔上刺心短气,及治顿仆,四物加胶艾。

无故下血,腹痛不甚,或下黄汁。

用野苎根(炒一两) 金银(各五钱) 水酒各一盏煎。

坠跌压触,胎动腹痛下血。

用缩砂炒透,末之酒下。

胞漏下血 用生地黄末,酒下。

一方加白术地黄枳壳、芩,汤下,治血虚有热胎漏。胎漏下血,用芎、归,水酒煎服探之。若不损则痛止,或动已损则逐下。

宿有风冷,胎痿不长,动伤易致损坠白术川芎(一两) 川椒(去口炒七钱半)牡蛎( 五钱) 酒下。

腹痛加芍药。心下痛加川芎

川归川芎芍药干姜酒下。

又方 治恶露不散,脐腹坚胀。

川归川芎牡丹皮(一两) 玄胡 桂 蜜丸。

阴脱 乃气血下溜。

四物黄芩(一两) 皮(烧存性五钱)牡蛎( 二两)升麻饮下。

硫黄乌贼骨(五钱)五味子(一钱) 末掺患处。

蛇床子(炒) 热布裹熨之。

阴肿桃仁枯矾五倍子等分末敷上。

诸淋白茅根(一两)瞿麦茯苓(五钱)蒲黄桃胶活石甘草(一钱) 子目(十个烧) 葵子人参(各二钱)石首鱼脑骨(二十个烧)

上姜、灯心、木通汤下。

虚烦人参川归 熟地麦门冬桂 芍药

论凡产间临月 未诞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方用治病药。

发热及肌热者,芩、连、参、 主之。

腹痛者,宜白芍药、甘草

感冒者,根据解利治之。

凡产后诸病 忌用白芍药,宜黄芩柴胡

内恶物上冲胸胁者,宜大黄桃仁

血刺痛者,宜当归

内伤发热者,宜黄连

渴者宜茯苓,忌半夏

喘嗽去参,腹胀去甘草

产后身热血证,一同伤寒,若伤寒当有痛处,脉弦而迟宜解伤寒;血虚者无痛,脉弱而涩,宜补其血。

酒煮当归丸 治一切虚证下脱,脉洪大无力,按之空虚不鼓,此中寒之证。

川归(一两)茴香(炒五钱) 附(炮) 良姜(各七钱)

上四味锉,以酒一升半,煮至酒尽,焙干。

黄盐(炒)丁香苦楝甘草(各五分)蝉蜕(三钱)柴胡(二钱)升麻木香(一钱) 玄胡(四钱)

上九味,同前酒煮四味,俱末,酒煮面糊丸,空心醋汤下。

固真丸 治带久不止,脐腹冷痛,目中溜火,此皆寒湿乘其胞内,肝经伏火也。白石脂(一钱烧赤水飞研) 白龙骨(二钱此二味枯涩)干姜(炮泻寒水四钱)黄柏(五分引用)柴胡(一钱本经) 芍药 虚加人参

上末,面糊丸,空心下,血竭将枯加葵花、郁李仁红葵丸 治白脓带下,此肠胃有脓也,脓去尽自安。

葵根(一两)白芷(五钱)赤芍枯矾(二钱半)

上蜡丸米饮下。

黄荆子(炒焦,米酒下,亦治白带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