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伤寒论纲目>卷十三

《伤寒论纲目》卷十三·

[卷十三·太阴经症] 太阴经脉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六七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目】朱肱曰。足太阴脾之经。为三阴之首。其脉布于脾胃。络于嗌喉。故病患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细者。知太阴经受病也。伤寒四五日。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下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尺寸脉俱沉细。此足太阴脾经受病也。伤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温者。系太阴也。自利不止。属太阴也。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也。腹满脉浮者。

可桂枝微发汗。腹痛者。桂枝加芍药汤。甚者。桂枝加大黄汤。

魏荔彤曰。脉浮缓。手足温。此近太阳中风。而手足不能发热。则脾脏素有湿邪。与风寒变热之邪相溷。所以不能作大热于外。而实蓄深热于内。明其系在太阴。身当发黄。同于太阳发黄等症。

蓄热于里之义也。若小便利。湿泄而热去。故不能发黄。在阳明篇已言之。重见于此者。彼以太阳初入阳明者言。其脾素有湿。则不能成胃实。表邪热入。止为发黄症。盖胃实本津液内竭。盛热成实之症。既有湿邪。亦津液也。故不成胃实而成发黄。迨七八日热邪久已耗液。故复成胃实。以大便硬为验。仲师于彼。指之为阳明病。起见与太阴病迥不同也。此条亦由太阳初入。然病终不归阳明。故仲师指出太阴脾家实。当风寒变热传入。特以脾素湿。则邪热之投湿如烟投水。俱趋于脾而为患也。故不能发黄。以上均于阳明所言同。但此至七八日。不惟大便不硬。却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者。病之初入同。病之去向分也。热胜湿。遂成胃实便硬。湿胜热。湿留而热欲去。遂成脾实下利。此胃实脾实之分关。不出湿热二字也。湿。阴邪凝滞。可以留。热阳邪迅捷。必欲出。小便既泄不尽。又不发黄。热从何出。必随湿下流。归于大便。平日为泄为热所停蓄腐秽之物。无不随之而去。有不容自已之势也。此脾实系太阴。胃实属阳明。止在湿热分关。遂为两经判然之症也。至二条俱未出方。盖阳明则胃实。宜四承气随人调剂。

太阴则脾实下利。未利前。如何除湿燥土。既利后。如何补中益脾。或兼除湿清热。又在人审量焉。

且使腐秽一泻得愈。亦可不必方治矣。

喻昌曰。太阴脉本缓。故浮缓虽类太阳中风。然手足自温。则不似太阳之发热。更不似少阴厥阴之四逆与厥。所以系在太阴。不能发黄。以上与阳明篇中语句皆同。但彼以胃实而便硬。其症复转阳明。此以脾实而下秽腐。其症止属太阴耳。至七八日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其症又与少阴无别。

而腐秽尽。利当自止。则不似少阴之烦躁有加。下利漫无止期也。况少阴之烦而下利。手足反温。

脉紧反去者。仍为欲愈之候。若不辨析。误以四逆法治之。反增危矣。

【纲】仲景曰。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目】虞抟曰。脾气虚而邪气盛。故脉反实也。

【纲】仲景曰。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

【目】喻昌曰。此段叮咛。与阳明篇中互发。阳明曰不转失气。曰先硬后溏。曰未定成硬。皆是恐伤太阴脾气。此曰脉弱便利。减用大黄、芍药。又恐伤阳明胃气也。

【纲】仲景曰。恶寒。脉微。而复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目】朱肱曰。病有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阴者。宜温里。脉必微。或沉细。属四逆加人参汤、四逆汤、理中汤也。若发热微恶寒者。属柴胡桂枝汤也。

鳌按。以其恶寒未罢。故宜四逆。以其脉微为无血。故宜加人参。

【纲】仲景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目】朱肱曰。问古人以四日太阴症发。病在胸膈。可吐而愈。何也。答曰。不然。有太阴症。

脉大胸满多痰者。可吐之。脉大而无痰症者。可汗而已。大抵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泄之。瓜蒂栀豉。随症施用。不可以日数拘也。

魏荔彤曰。邪自太阳。而阳明。而少阳。递及太阴。法当还升之少阳。使由少阳之半表。透太阳之表。亦兼在阳经之治也。太阴病而脉不沉缓。却见浮。则传入阴经之邪。复思远阳而去也。可急发汗。俾得外越。而病可已矣。在太阳麻黄为发汗。桂枝为解肌。此言桂枝发汗。非发汗即解肌也。盖用桂枝汤中芍药。引桂姜之辛温入阴分。而驱传入之邪。所谓阳因阴用也。且桂芍俱能走肝。

更可引太阴之邪。由少阳传入者。还回少阳而出。此桂枝汤但见太阴脉浮即可汗。未可拘风因用桂枝。寒因用麻黄之说也。邪在太阳阳明。尚分风寒两因之来路。及由阳明而少阳。已不可复分。

更传太阴。岂能分风因寒因哉。再者。麻黄汤一概辛热。不能入阴分。即寒因可辨。亦不宜用。兼之无隔少阳而驱入太阳之理。麻黄汤之力。但轻清上升。达于太阳。亦不能假少阳之道也。故不言麻黄汤。非漏也。亦非举桂枝以概之也。知此则太阴邪之出路。必由少阳以返太阳。而他说俱不足以惑之矣。

麻黄汤之走阴分。在营血则能入。以在太阳之表。入三阴之阴分。则不能入。以其升而不降也。

此亦宜知。

【纲】仲景曰。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目】方中行曰。四肢烦疼者。脾主四肢。亦风淫末疾之明验也。

魏荔彤曰。脉见长则邪自太阴欲还复少阳必矣。脾为脏里。经邪内陷。则症见腹满痛。吐不能食等症。若经邪欲外出。则症见于四末。而不久于内陷可知矣。于是阳微阴涩。邪已有浸浸透至营卫之势。兼以弦长。见少阳之门户辟。

而生发之气已动矣。更得四末之间。蠢然烦疼。汗出发热。其邪纯回太阳矣。邪不由太阳而去。乌能自止乎。

[卷十三·太阴经症] 寒实结胸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目】张元素曰。太阴本症。惟腹满自利而已。若邪迫于上。则吐而食不下也。邪迫于下。则利甚而腹满也。上下相迫。必上下交乱。胃中空虚。法只可行温散之剂。其病自痊。若误下之。必在下之邪去。而在上之邪陷。有不至于胸下结硬者哉。

魏荔彤曰。邪自外感。太阳先中之。邪自内传。太阴先受之。少阳之邪。既不能由半表而达表。

必由半里而入里。而里三阴之太阴。又为三阴之表。内经云。太阴主开是也。所以少阳之邪。传经必先及太阴。亦不离内外表里之义而已矣。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纯为太阴湿土。失镇奠之令。故症全见于肠胃肚腹之间。本为三阳之邪。陷入阴经为患。法当升散其邪。复还阳分。若以满痛为实邪而下之。则阳愈陷而下沉。阴愈凝而不散。胸下结硬。有似太阳之结胸而在下。有似太阳之心下痞而又在上。胸下结硬。所以为太阴误下独见之症者如此。伤寒传经之邪。无论在太阳为风因寒因。及遍历三阳。皆成热邪。复由阳而入阴。或误下误汗。又能变虚生寒。此病之变易莫测也。惟其为热邪。所以作满而能吐。若寒邪。但胀满不食。必不能上逆为呕吐矣。自利而时腹痛。

利为挟热。时痛亦热邪。若寒邪。则痛隐隐无已时矣。所以知其确为热邪也。况凡病初得为寒。久痛多热。亦理之常。太阳风寒之邪。传阳明时已变热矣。未有无所因而忽又变寒入三阴者。如谓入三阴即为寒。何以有系在太阴之发黄也。发黄亦为寒邪耶。又何以三阴篇中用苦寒之剂。仲师立法。

不一而足。岂智不足耶。总由传经与直中之邪。分路不明。故见仲师立一温散之法。便谓传经为寒邪。及见一恣用苦寒之法。便自己亦说不周全。遂含糊了事便罢。余不得不于三阴之首条力争之。曰。直中有寒。传经悉热。(八字铁案)此二语确乎不易。再太阳结胸痞。

皆经误下而成。亦属风寒在表之邪。日久变热。遂成结聚。特风邪阳。聚于高分。寒邪阴。聚于低分。然风因寒因。俱为已变热之邪无异也。所以陷胸泻心内。俱有苦寒之味。今此胸下结硬。又岂能外陷胸泻心别求门路乎。或问。仲师意在温散。子言陷胸泻心。何也。曰。仲师温散。为太阴未误下言。非为已下成胸下结硬者言也。亦如太阳未误下。用辛温。已误下。用苦寒也。三阳为表。

三阴为里。固矣。三阳有三阳之表里。三阴有三阴之表里。岂可一阳而尽表之理。一阴而尽阴之道乎。此乃伤寒中之大关键也。

【纲】仲景曰。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三白小陷胸汤。为散亦可服。

【目】柯琴曰。太阳表热未除而反下之。热邪与寒水相结。成热实结胸。太阴腹满时痛而反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也。无热症者。不四肢烦疼也。

[卷十三·太阴经症] 腹满腹痛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目】朱肱曰。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是有表。复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加芍药汤。甚者加大黄。桂枝加芍药。即是小建中也。仲景云。太阴脉弱自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

宜减之。其人胃虚。阳气易动之故。下利者。先煎芍药十余沸。

腹痛有二症。有热痛。有冷痛。尺脉弦。肠鸣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阴症腹痛。即四逆散。四逆加芍药汤。腹痛小便不利者。真武汤。关脉实。腹满大便秘。按之而痛者。热痛也。桂枝加大黄黄连汤、大承气汤。

太阴大约可温。然须有积。方可下也。何谓积症。太阴腹满时痛。胸膈不快。满闭塞。唇青。

手足冷。脉沉细。少情绪。或腹痛。此名太阴也。近人都不识阴症。才见胸膈不快。便投热药。

非其治也。大抵阴症者。由冷物伤脾胃。阴经受之也。主胸膈胀。面色及唇。皆无色泽。手足冷。

脉沉细。少情绪。亦不因嗜欲。但内伤冷物。或损动胃气。遂成阴症。复投巴豆之类。胸膈愈不快。或吐而利。经一二日。遂致不救。盖不知寒中太阴也。

问。万一饮食不节。寒中阴经。何法以治。曰。理中加青皮、陈皮。一二剂。胸膈即快。枳实理中丸。五积散。太阴脾经。主胸膈满。甲乙经曰。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阳受则入腑。阴受则入脏。入腑则身热不时。上为喘呼。入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

久为肠。

腹胀满者。阴阳不和也。桔梗半夏汤最良。仲景论太阳病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

成无己曰。腹满者。俗谓之肚胀也。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

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谓入腑也。是在腹。犹未全入里也。虽腹满为里症。亦有浅深之别。

经曰。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是其未全入腑。若大满大实。坚有燥屎。

自可下之。虽四五日不害。谓之邪气已入腑也。伤寒邪入腹。是里症已深。故腹满乃可下。如经曰。

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少阴症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诸如此者。

皆为里症是也。虽曰。腹满痛为实。然腹满不减则为实。可下。腹满时减则为虚。不可下。以温药和之。盖虚气留胀。亦为之胀。但比之实者。不至坚痛也。

王肯堂曰。结胸从心下起至少腹硬满而痛。与腹满类也。然结胸按之痛。手不可近。腹满痛举按常痛。手近不甚也。痞亦从心下起至少腹亦与腹满类也。然痞或止留心下。腹满但在腹之中也。

邪入里与正搏。则为腹痛。所以痛有异。腹痛属里。正太阳腹不痛。少阳亦胸胁痛而无腹痛。若阳明腹满急而痛。此为里实宜下。大柴胡、小承气。三阴下利清谷而又腹痛。里寒故也。此总论太阳经阳中之阴。四逆汤、附子理中汤。阳气传太阴经腹满而痛。其症有二。有实痛。有虚痛。肠鸣泄利而痛者。虚痛也。此独论太阴经阴中之阳。小建中汤。即桂枝加芍药汤。但桂有浓薄尔。不瘥。小柴胡去芩加芍如数。腹满便秘按之痛者。实痛也。桂枝汤加大黄一钱。此虚痛实痛。乃是以阳邪渐消为虚。阳气盛大为实。

吴绶曰。凡腹痛可按可揉者。内虚也。不可按不可揉者。内实也。海藏言中脘痛者。属脾土。

脉沉迟内寒者。理中汤、附子理中丸。阳脉涩阴脉弦。小建中。若小腹痛属厥阴经分。当归四逆汤加吴萸。厥逆者同。如大实腹满痛。绕脐刺痛。不大便。脉实。大承气。凡潮热不大便。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大陷胸。若脉弦腹痛。无热无寒。芍药甘草汤。脉弦口苦。发热腹痛。

小柴胡去人参加炒白芍。若寒热交作腹痛。加肉桂、白芍。若寒多而痛。去黄芩加肉桂、白芍。

凡少阴发热手足冷腹痛。四逆散加附、桂、萸、芍。凡发热脉洪弦腹痛。芍药黄芩汤。凡蓄血。亦令人腹痛。手不可近。腹痛欲吐利而烦躁者。多有痧毒。世俗刮刺委中穴。

柯琴曰。太阴之上。湿气主之。腹痛吐利。从湿化也。故人伤于湿。脾先受之。然寒湿入于阴经。不能动脏。则还入于胃腑。太阴经布胃中。又发于胃。胃中寒湿。故食不纳而吐利也。太阴脉从足入腹。寒气时上。故腹时自痛。法当温中散寒。若误下胃口受寒。故胸下结硬。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目】许叔微曰。难经曰。痛为实。脾家实者。知其实必痛也。大抵痛宜下。

成无己曰。腹满。太阴症也。阳热为邪者。则腹满而咽干。阴寒为邪者。则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者。脾土也。治中央。故专主腹满之候。又发汗吐下后成腹满者。皆邪气乘虚内客为之。而所主又各不同。经曰。发汗后腹胀满者。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伤寒吐后腹胀满者。调胃承气汤。伤寒下后心烦腹胀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汤。三者有当温。有当下。有当吐。何也。邪气不一也。且发汗则邪之在表者虽去。而汗多亡阳。致胃气虚。不能敷布。诸气壅滞而为胀满者。是当温散。吐后邪之在胸中者。能去则安。若不能去。致胸中之邪。下传入胃而为实。遂生胀满者。是又当下。妄下后邪气在表。未经入腑者。遂自表乘虚而入。郁于胸中。致为虚烦。气上下不得通。腹为之胀者。是又当吐。医者要识邪气所自。知其由来。观邪气所在。知其虚实。汗吐下之不瘥。则可矣。

鳌按。脾家实。即腐秽也。

【纲】仲景曰。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柯琴曰。此自利之兆也。四五日。是太阴发病之期。

[卷十三·太阴经症] 吐利

【纲】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目】柯琴曰。腹痛吐利。从湿化也。太阴脉布胃中。又发于胃。胃中寒湿。故食不内而吐利交作也。

【纲】仲景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目】刘完素曰。仲景大意。以自利不渴。属太阴之为病。盖太阴脾属湿土。若热邪入脾。必蒸动其湿。湿动则不渴而身黄又以自。利而渴。属少阴之为病。盖少阴肾属寒水。若热邪入肾。必消铄其水。水消则口渴而烦躁。分经辨症。其所关不甚大哉。

魏荔彤曰。此言太阴病之有寒症。以见异于传经而入之热邪。另立法以别之也。太阴为脏属阴。

而太阴为经。自是阴中之表。传经之邪。本风寒而变热递传。自是热邪固已。然有太阴脏中本寒而得病者。又当另为谛审其症而治之。不容混言热邪以贻误。盖自利未有不渴者。自利而不渴。则非太阴之经病。而太阴之脏病也。经为里之表。脏为里之里。其人脾脏之阳素亏。寒湿凝滞。则斡运不行。所以肠胃水谷不分。下泄益甚。此欲执升散经邪之法。必不对矣。故当温之。温之者。温其脏也。服四逆辈。不专主一方。不出温之之义耳。凡伤寒六经之邪。皆当论其标本。以分经病脏腑病。不然。本经即混矣。况合病并病。及递传之间。或尽传不尽传之辨。愈渺然矣。再此自利。乃未误汗吐下者。故知其脏本寒。非药所致也。既云自利。又云脏寒。非误治。亦非传经。可谓寒邪直中太阴矣。少阴厥阴。俱有直中。少阴直中。寒也。厥阴直中。风也。太阴直中。其此症乎。盖太阴直中。中湿也。风寒湿虽分三邪。俱以寒邪为宗主也。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目】鳌按。前半身当发黄。是太阴寒湿伤于表。后半暴烦下利。是太阴湿热蓄于内。然寒湿之伤于表者。因小便而出。故小便自利则身不发黄。湿热之伤于内者。必从大便而出。故下利日十余行而自止。盖发于阴者六日愈。七八日则阳气复。因而暴烦下利。夫利至日十余行。其腐秽当尽去。故必自止也。惟表阳仍在。故手足温。惟里阳陡发。故暴烦。此阴中有阳。与前脏寒症纯阴无阳者迥别。

【纲】仲景曰。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

易动故也。

【目】柯琴曰。下利为太阴本症。自利因脾实者。腐秽尽则愈。自利因脏寒者。四逆辈温之则愈。若自利因太阳误下者。则腹满时痛。当加芍药。大实痛者。当加大黄。此下后脉弱。胃气亦弱。

故减其制而与之也。大黄泻胃。是阳明血分下药。芍药泻脾。是太阴气分下药。下利腹痛。热邪为患。宜芍药下之。下利腹痛。为阴寒者。非芍药所宜矣。仲景于此并提。勿草草看过。

【纲】仲景曰。恶寒。脉微而复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目】张兼善曰。利则止矣。以犹恶寒。仍宜四逆。以脉微无血。故加人参。

【纲】仲景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目】柯琴曰。本症原是吐利。因胸下结硬。故不能通。因势而利导之。结硬自除矣。

【纲】仲景曰。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目】柯琴曰。脾气虚而邪气盛。故脉反实也。

[卷十三·太阴经症] 汗后寒热不解

【纲】仲景曰。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目】朱肱曰。太阴症发汗后。根据前寒热者。须看脉如何。若浮数。或洪大。则表症犹在。再表可也。如桂枝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之类。医人为见已汗。或已下。而发寒热。不敢再表。误矣。

盖脉浮为在表。表之必愈也。

李中梓曰。或表邪未尽。或邪传里。或邪气乘虚内客。故虽汗而病仍在也。

张从正曰。脉浮。病在表也。即已经发汗。或自汗。而脉仍浮。表犹有风热未尽。可再汗之。

[卷十三·太阴经症\汗后寒热不解] 附录三阴病或热或寒辨

王履曰。尝读仲景伤寒论。于太阴有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于少阴有曰。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少阴病。下利。白通汤。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四逆汤。于厥阴有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观仲景此论。则伤寒三阴。必有寒症。而宜用温热之剂也。及读刘守真之书。有曰。伤寒邪热在表。腑病为阳。邪热在里。脏病为阴。俗妄谓有寒热阴阳异症。误人久矣。寒病有矣。非汗病之谓也。寒病止为杂病。终莫能为汗病。且汗液之气。乃阳热之气。非阴寒所能也。虽仲景有四逆汤症。是治表热里和。误以寒药下之太早。表热入里。下利不止。及或表热里寒自利。急以四逆温药。利止里和。急解其表也。故仲景四逆汤症。复有承气下之者。由是伤寒汗病。经直言热病。而不言寒也。经言三阴症者。邪热在脏在里。以脏与里为阴。当下热者也。素问论伤寒热病有二篇。名曰热。竟无寒理。兼素问灵枢诸篇运气造化之理推之。则为热病。诚非寒也。观守真此论。则伤寒无问在表在里。与夫三阳三阴。皆一于为热。而决无或寒者矣。成注亦只随文略释。并不明言何由为热。何由为寒之故。彼盖止知伤寒皆是传经。故疑于六经所传。俱为热症。而热无变寒之理。遂不敢别白耳。以寒为本脏之寒欤。安得当热邪传里入深之时。反独见寒而不见热。且所用温热药。能不助传经之热邪乎。以寒为外邪之寒欤。则在三阳已成热矣。岂有传至三阴。而反为寒哉。成氏能潜心于此。则必语其所以然矣。自仲景作伤寒论。靡不宗之。后人不能决于似是而非之际。故或谓今世无真伤寒。或谓今人皆病内伤。或谓论中诸温药。悉为传经热邪用者。以三阴经属阴故也。又或谓论中凡有寒字。皆当作热字。其谬一至于此。殊不知三阳之病。其寒邪之在太阳也。寒郁其阳。阳不畅而成热。阳虽人身之正气。既郁为邪。用麻黄发表以逐其寒。则腠理通而郁热泄。故汗而愈。

苟或不汗不解。其热不得外泄。则必里入。故传阳明。传少阳。而或入腑也。若夫三阴之病。则或寒或热者何哉。盖寒邪之伤人也。或有在太阳经郁热。然后以次而传至阴经者。或有太阳不传阳明少阳。便传三阴经者。或有寒邪不从三阳始。直伤阴经者。或有虽从太阳始。不及郁热。即入少阴。

而独见少阴症者。或有太阳始即入少阴。而太阳不能无伤者。或有直伤即入。而寒便变热。及始寒而终热者。其郁热传经。与变热则为热症。其直伤阴经。及从太阳即入少阴则为寒症。其太阳不能无伤。则少阴脉症而兼见太阳标病。其始为寒而终变热。则先见寒症而后见热症。此三阴之病。所以或寒或热也。苟即三阴经诸篇细绎之。理斯出矣。夫其或传经。或直伤。或即入。或先寒后热者。

何也。邪气暴卒。本无定情。而传变不常故耳。故经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或中于阳。或中于阴。彼守真非好为说以骇人。由其以温暑为伤寒。而仲景之方。每不与温暑对。故略乎温热之剂。

而例用寒凉。由其以伤寒一断为热而无寒。故谓四逆为寒药。误下表热里和之症。及为表热里寒自利之症而立。又谓温里止利。急解其表。又谓寒病止为杂病。嗟乎。仲景伤寒论专为中而即病之伤寒作。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作。故每有三阴之寒症。而温热之剂之所以用也。且如寒药误下而成里寒者。固不为无矣。不因寒药误下而自为里寒者。其可谓之必无乎。殊不知阴经之每见寒症。本由寒邪。不由阳经直伤于此。与夫虽由阳经始。不及郁热即入于此而致也。虽或有因寒药误下而致者。

盖亦甚少。仲景所以用诸温热之剂。何尝单为寒药误下而立。况表里俱寒之症。何尝每有急解其表之文乎。夫里寒外热之症。乃是寒邪入客于内。迫阳于外。或者虚阳之气。自作外热之状耳。非真热邪所为也。况仲景于里寒外热之症。但以温药治里。而不治外热。则知其所以为治之意矣。兹果当急解其表。岂不于里和之后。明言之乎。夫内经所叙三阴病一于为热者。言其常也。仲景所叙三阴病兼乎寒热。言其变也。重行而不悖耳。学人能知三阴固有寒邪所为之症。则仲景创法之本意。可以了然矣。且仲景曰。病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夫谓之无热恶寒。则知非阳经之郁热矣。谓之发于阴。则知不从阳经传至此矣。谓之六日愈。则知其不始太阳。而止自阴经发病之日而始数之矣。仲景又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夫得伤寒未为热即为厥者。岂亦由传经入深之热邪而致此乎。今人多有始得病时。便见诸寒症。而并无或热者。此则直伤阴经。即入阴经者也。苟不能究仲景之心。但执凡伤于寒即为病热之语以为治。其不夭人天年者几希矣。

[卷十三·太阴经症] 发黄

【纲】仲景曰。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目】楼英曰。凡身黄小便自利。小腹硬而狂。大便黑者。为蓄血。宜抵当汤。若小便不硬。

其人不狂。大便不黑者。虽小便利。非蓄血也。其为症有三。一者栀子柏皮汤。二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皆治身黄小便利而身不疼者。海藏所云干黄是也。三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皆治身黄小便利而一身尽痛者。活人所谓中湿也。

张云岐曰。或谓伤寒发黄。惟阳明太阴两经有之。俱言小便利者。不能发黄。何也。盖黄者。

土之正色。以阳明太阴俱属土。故发黄也。其黄之里。外不能汗。里不得小便。脾胃之土。为热所蒸。故色见于外为黄也。若小便利者。热不内蓄。故不能变黄也。其有别经发黄者。亦由脾胃之土。兼受邪故也。

王好古曰。身如烟熏黄。一身尽痛。乃湿病也。身如橘子黄。一身不痛。乃黄病也。伤寒病。

遇太阳太阴司天。若下之太过。往往变成阴黄。一则寒水太过。水来犯土。一则土气不及。水反侵之。

多变此疾。一则发黄小便不利烦躁而渴。用茵陈汤加二苓、滑石、当归、官桂。此韩氏名茵陈茯苓汤。二则发黄烦躁喘呕不渴。茵陈汤加陈皮、白术、生姜、半夏、茯苓。此韩氏名茵陈橘皮汤。

三则发黄四肢遍身冷者。茵陈汤加附子、甘草。此韩氏名茵陈附子汤。四则发黄肢体逆冷腰上自汗。

茵陈汤加干姜、附子、甘草。此韩氏名茵陈姜附汤。五则发黄冷汗不止者。茵陈汤加干姜、附子。

此韩氏名茵陈干姜汤。六则发黄前服姜附诸药。未已。脉尚迟者。茵陈汤加吴萸、附子、木通、干姜、当归。此韩氏名茵陈吴萸汤。往来寒热。一身尽黄者。小柴胡加栀子汤。

戴原礼曰。湿热俱甚。则发身黄。伤寒至于发黄。为病亦已甚矣。邪风被火。两阳相熏。其身必黄。阳明病。被火。额上汗出。小便不利。必发身黄。此皆由内有热而又被火攻。以致发黄者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必发黄者。由阳明热甚也。伤寒汗已。身目为黄。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此不可下。宜于寒湿中求之。是知非特湿热发黄。而寒湿亦发黄也。但寒湿之黄。身如熏黄。色暗而不明。热甚之黄。黄如橘子色。染着衣正黄如柏。大抵黄家属太阴。太阴为湿热蒸之所致。经曰。太阴当身发黄是也。又或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又为蓄血在下焦而黄也。发黄非止寸口近掌无脉。鼻气出冷。为不治之症。又若形体如烟熏。为心绝。柔汗发黄。

为脾绝。皆不治也。

赵嗣真曰。瘀热发黄。与瘀血发黄。外症及脉。未尝相似。且如头汗出。齐颈而还。腹微满。

小便不利。渴饮水浆。为瘀热症。小腹急结。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便黑。为瘀血症。

此外症之不相似也。瘀血脉微而沉。或沉结。瘀热脉则浮滑紧数。此脉状又不相似也。然则相似者。但色黄耳。若论黄色相似。不特瘀血瘀热。又如风温被火。微发黄色。太阳火劫发汗。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明被火。额上微汗。必发黄者。是又挟火邪所致者。外此亦有黄色之不相似者乎。曰。湿家之熏黄则异矣。可不各以其似不似而明辨欤。

王肯堂曰。海藏次第用药法。谓先投韩氏茵陈茯苓汤。次茵陈橘皮汤。又次茵陈附子汤。根据次渐投。至效即止。身冷汗出。脉沉而黄。为阴黄。乃太阳经中湿。亦有体痛发热者。身如熏黄。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叩其小便之利不利。小便自利。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