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中医养生学>第二节 山区

《中医养生学》第二节 山区·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和较崎岖的高原地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山地和丘陵约占43%。《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认为居处地势高,气候凉爽者多长寿。这与山区长寿老人多的事实相吻合。近年来,随着字宙空间计划的实施和某些地方病在山区的流行,推动了高海拔地理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作用的多学科研究,使人们对山区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环境特点和生活习惯

(一)环境特点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区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平原的地理特点。

1、气压和氧分压下降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下降,氧分压也变低。一般海平面每升高100m,大气压下降5.9mmHg(1.3kPa),氧分压下降1.2mmHg(0.27kPa)。如海平面的大气压为760mmHg(170.KPa),空气中氧分压为159mmHg(35.7kPa),当海拔高度在3500m时,大气压为493mmHg(110.5kPa),氧分压为103mmHg(23.1kPa),是海平面值的65%。这使空气越来越稀薄,含氧量变低。

2、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气温的高低与海拔高度成反比。海拔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约下降0.5℃--0.6℃,所以山上的气温一般都比山麓低,夏季更是如此。而且山上、山下两地相对高度差越多,气温差异越大。以江西庐山为例,山上的牯岭比九江约高出1100m左右,春季气温在山上可比山下约低4℃~5℃,山上桃花盛开期,比山下平均晚1个月。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另外,海拔越高,山上的植被和云量过少,无论白天得到的热量或是夜晚辐射冷却丧失的热量,都大大有别于平地,因此,山区的昼夜温差也比平原地区大。

3、太阳辐射强烈 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的渐趋稀薄,大气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减弱;同时因云量减少,空气中的尘埃也少。所以,太阳辐射比平原地区强烈,尤其紫外线辐射,通常可占到达地面短波辐射量的30%左右。

4、某些地球化学元素的匮乏 在山地和高原环境区的地球化学元素,受重力作用影响,迁移较快,加上高海拔地区较强烈的风化作用,往往成为某些地球化学元竟缺乏的区域。

(二)居民的生活习惯举例

1、住宅特点 我国山区分布广泛,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居民建筑也颇多风俗。如黄土高原地处内陆,为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区,冷热变化很大,为适应当地地质及气候条件,建造了具有冬暖夏凉特点的窑洞式住宅。洞内温度适宜,噪音小,环境静谧且防辐射,为了便于采光,房屋南向,门窗面积均较大,但由于没有后窗,通风较差,室内容易潮湿。另如青藏和内蒙古高原等地,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蒙族的蒙古包、哈萨克族的毡房和藏族的牦牛帐蓬。这些圆形或锥形的活动房屋,“墙壁”和屋顶都用厚实的羊毛毡制成,可御风寒;包顶做成正圆天孔,如窗一样可以开闭,白天拉起,让阳光射入包内,增加室内温度,同时排出包内的烟尘炭气,夜间将天布盖上,烧奶茶、做饭的热量留在屋内,使包内十分暖和。用这种住宅天晴时采光通风尚可,当寒季及雨雾季节,由于四周用毛毡盖严,一包居住多人,加之用牛粪取暖做饭,故包内较阴暗,空气污浊。

2、着装服饰特点 这除了受气候、生产和生活环境影响外,还与衣着原料来源有关。山区居民的服装一般由棉、毛、毡、皮革制成,不少山区居民终年戴皮帽或围头巾;服装样式较宽大但多系腰带,既便于活动又防冷风钻入。

3、体质及性格特点 生活在高原、山地的人一般身材高大,筋骨强悍,皮肤较粗糙,长期居住在青藏高原者,适应了当地的缺氧环境,两颧多呈紫红色。其性格亦较粗犷豪爽,热情大方。这与他们生活环境的开阔、生产方式以农牧为主,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又使他们常关在室内,多数时间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内与有限的人相处等因素有关。所以,山地人一般较淳朴而有韧性。

4、饮食特点 为适应高原山地的寒冷气候,牛、羊肉和各种乳制品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食谱,尤以甘温大补的羊肉食用最为普遍,如羊肉泡馍、手扒羊肉、烤羊肉串、炖全乳羊等,都具浓郁的地方特色。《调疾饮食辨》谓:“北地苦寒,非食此(指羊肉)不能御冻”,《随息居饮食谱》谓:“暖中补气……御风寒…秋冬尤美”,凡冬日吃羊肉者当有此体会。但山区尤其高原地区,新鲜蔬菜和海产品较少。

二、对健康的有利因素

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一般指陆地麦面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陡、沟谷幽深的地区。

山地环境对人体健康较为有利的高度范围是中、低山区,即海拔高度在500~2000m左右的区域。它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山地气候的疗养效应和山地环境中的某些长寿因素两方面。

(一)山地气候的疗养效应

我国著名的山地气候疗养地有庐山、黄山、莫干山、鸡公山、峨嵋山等,除峨嵋山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外,其余都在500--2000m之间。这些地区峰峦和山涧起伏,绿树成荫,山花烂漫,草木散发出的芳香性挥发性物质有一定杀菌作用。清泉汇成壮观的瀑布,飞溅的水滴周围阴离子富集,空气格外清新,呼吸这样的空气,可镇定情绪,预防哮喘发作,还能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山上气温、气压较低,风速较大,太阳辐射尤其紫外线含量充沛,有助于钙、磷代谢和机体免疫力的提高。壮阔的自然景观,宁静透明的天际或变幻无穷的云海,都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条件作短期疗养、避暑、爬山、游览和散步,通过这些活动,使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锻炼。为了利用山地气候给机体带来的好处,以在山上住一个星期左右为宜,过了这段时间,机体就会出现适应现象,如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加一时也会停止。因此从疗养的角度讲,在山上住得太久似亦无必要。

(二)山地环境中的某些长寿因素

世代居住在浅山区的居民中,除接受上述山地气候的有益作用外,大致还有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传染病少。山上气温低、积水少,蚊虫、病菌的繁殖受到抑制,不利于以蚊虫为媒

介的传染病加疟疾、麻疹伤寒发生,加上山上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流动不大,也不利于传染病的流行;其次,山地环境与外界交流较少,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居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志闲少欲,恬淡虚无,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骚扰,心境平和;另外,山地人经常爬山、散步、劳动,以低脂的自然食物为主,摄入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受现代环境污染的危害较少等都有利于延年益寿。

三、危害健康的因素及预防

山区环境中除存在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利的自然条件外,也包含部分危害健康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某些地方病和高山反应。此外,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易引起皮肤癌和电光性眼炎,高寒环境易引起冻伤、延缓人体生长发育、幼儿死亡率高等。

(一)地球化学元素的缺乏导致某些地方病

如前所述,山区往往成为某些地球化学元素如钾、碘、硒、钠等缺乏的地区,易导致损失型的地球化学病。其中,以人们熟知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大骨节病表现得最为典型。限于篇幅,本节仅介绍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及预防。

1、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和区域分布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之一。其病期机制主要在于环境缺碘导致人体缺碘,引起甲状腺素长期分泌增多,促使甲状腺持续增生,形成甲状腺肿大。

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因土壤、空气、食物、水源等缺碘外,还存在某些致甲状腺肿物质,促进了该病的流行。如土壤、食物中锰的含量过高,有利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锂也是强有力的致甲状腺肿物质。当然多数致甲状腺肿物质在本病病因中只起辅助作用,不会单独致病。值得注意的是碘对甲状腺肿的双重作用,即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基本病因,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碘也可造成该病。如我国渤海湾的渔民,由于饮用高碘的深井水,同样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可见该病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因此,现在认为碘的摄入量以50~1000mg/日较适当。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区域分布,从地形趋势看,3000m以上的山地、高原居民中发病率较低,中山区为重病区,低山、丘陵为轻病区,河谷川道为非病区。从地貌看,内陆多于沿海。从经济发展状况看,乡村多于城市,农区多于牧区。该病严重的地区,几乎都分布在偏僻边远、经济欠发达、生活水平低下的地方。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相当广泛,除东南沿海个别省市外,几乎都有此病,尤以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山岳、丘陵地带为重。

2、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措施 缺碘是导致本病的基本原因,以各种方式补充适量的碘和防止环境中碘的流失,即为本病主要的预防措施。如在流行地区以碘化食盐(即每Kg食盐中加入5~10mg碘化钾),作集体预防,服用至青春发育期过后,肌注碘化油,食用各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藻、鱼、虾等。对沙土、灰化土等瘠薄少碘的土地,应多施农家肥和腐植酸肥料;在泥炭沼泽地带,则兴修水利疏通渠道,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镶氧化性能,使被有机物禁锢、植物不能利用的碘释放出来,是既可防治疾病又能增产的措施。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除水土因素还与情绪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讲:“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因此,平素要保持精神舒畅,乐观开朗,勿郁怒生气,也是本病的防治措施之一。

(二)缺氧与高山反应

由于空气中的含氧且随海拔高度减少,从低处登上高山的人就会感到氧气不足而大口喘气。此时体内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人体就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表现: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失眠或嗜睡、鼻衄、手足麻木或抽搐,严重者还可出现高原肺水肿和高山昏迷。上述这些由于高原氧分压下降导致低氧血症的表现,统称为高山反应或高山适应不全症(高山病)。

1、高山反应的原因和发病率 根本原因是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不全。其发病率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一般久居高原的居民是可以适应高海拔环境的,但经验表明,通常回低地短期居留后重返高地者,其高山反应比初次到高山的人要严重。多次重返高山者,其反应一次比一次更严重。初次登高者情况又不同。通常当乘车登高至3000m高处时,少数人就可能出现高山反应;当上升至4000m处,则有6O%以上的人会出现高山反应,且反应较重,其中约有百分之一的人可能出现高山肺水肿或高山昏迷。高山反应在冬季比夏季多发且严重,这与冬季的低温严寒,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耗氧量增加,以及上呼吸道易受感染(感染时体温每升高1℃,耗氧量增加13%左右)等有关。天气骤变时,如夏天的雷雨和暴风天气,会使高山反应的病例急增。此外,高山上房屋门窗紧闭,室内外换气不足,若住房小而住人多,室内空气的含氧量因呼吸消耗可以少10%~20%或更多(一昼夜间),实际上相当于在该地的海拔高度上又上升了1000~2000m,必然加重缺氧症状,可诱发肺水肿或昏迷。

2、高山反应的预防措施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卫生宣传,解除思想顾虑,克服麻痹思想,进入高原前严格体检,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者应痊愈后再进入高原。其次,平素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儿童进入高原地区,最好在三岁以上为妥。再有,避免和消除发病诱因。寒冷、过劳、呼吸道感染是发病诱因,初进高原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劳累和感冒。另外,初进高原不宜过快,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升高的办法,使机体各系统功能有个调整的过程,从而获得较好的适应性。最后,可服药预防,原则是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力和减轻症状。

中医认为,人入高原则清气不足,宗气虚弱,难以司呼吸贯心脉;寒盛易伤人阳气,气血凝滞筋脉收引,干燥多风则易伤阴津。当上述因素超过人体调节范围时,就会产生高原病。因此,防治高原病应以益气、温通活血、养阴生津为基本大法,适当佐以化痰、开窍、泻肺利水等治标之法。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制定的“复方人参高原片(或水煎剂)”(红参须、麦冬五味子丹参川芎、生甘草)系由生脉散加味而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安神之功。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均表明,该复方有良好的抗缺养耐疲劳耐寒冷作用,对防治急、慢性高原病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