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友渔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痢·

许(五八) 身热赤痢,匝月不饥不纳,脉带微弦。证属难治,犹得神气不丧,姑投一方,以观消息。

川连(八分,清暑毒) 莲肉(三钱,去心,补脾带涩)白芍(一钱五分,清血)橘皮(八分,利气) 浓朴(六分,炒,疏滞) 楂肉(二钱,消积) 银花(一钱五分,解毒止利)甘草(三分,和中) 菜花头(五个,此味得春和之气,温而能升。所以生万物者也,以提脾胃之气)

两帖热退思食,痢减半变白。此症妙在病患不轻服药,从未投剂,所以用方取效尤速,已历除途,可许抵岸。又用∶莲肉(三钱)扁豆(三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炒)白芍(一钱五分炒) 银花(一钱五分)橘皮(一钱) 浓朴(六分)

服之痊愈。

蔡氏(五九) 血痢两月,医治无法。近日粥饮俱不进矣,胸闷干呕,腹痛不休,里急后重,昼夜六七十行,形神疲困,脉细数而沉,噤口重症显然。幸脉不致弦劲,势虽危险,总因热毒蕴蓄肠胃,非真土败之比,尽人心力,可冀斡旋。

川连(一钱)黄芩(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以上三味,立斋先生以为治热痢主药)山楂(三钱) 浓朴(一钱)橘皮(一钱)木香(磨冲少许)扁豆花(二十朵)

两服干呕止,痢变白,但腹痛仍然,行数不能大减。肛坠,前方消热调气,其痢不减分毫。

因忆目下天气收肃,出秽转侧,岂无感冒?肺与大肠相为表里,今脏腑之气皆郁而不伸,治病必当求本。

苏叶(一钱)防风(一钱)升麻(七分)橘皮(一钱五分) 楂肉(二钱)苦参(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甘草(四分) 浓朴(六分) 蛀枣(两枚善治秋痢)姜皮(四分辛凉走表)

一服痛痢减半,再剂其病如失。饮食渐进,胸膈不甚舒畅,因肝木动故也。况年及甲周,大病新瘥,中州焉能骤健?缓调平复。党参白芍麦冬(白米拌炒) 炒银花 归身(炒黑)钩藤橘皮丹皮 炙草

又方∶五味异功散,加归、芍、熟地、砂仁麦冬,十余剂而痊。

徐(四七) 血痢半年,近添畏风,夜热盗汗,此阴分已伤,兼有外感。

生地炭(四钱) 归身炭(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浓朴(八分) 楂肉(一钱五分) 茅术(一钱) 广皮(一钱)防风(一钱) 苏叶(一钱)

吴(五十) 痢下赤白,肛门下陷,脉来濡软此属湿热,用东垣升举法。葛根(一钱)升麻(六分) 焦术(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黄芩(一钱五分) 银花炭(一钱五分)橘皮(一钱)谷芽(一钱五分) 楂肉(三钱) 炙草(四分)扁豆花(十五朵)

三服愈。

柏(三七)赤痢初起,稠腻难下,腹痛便泄,身热畏冷,脉细。此热郁脏腑,寒束肌表,治当双顾。

苏叶(一钱)防风(一钱)葛根(一钱) 川连(六分)黄芩(一钱五分) 楂肉(三钱)槟榔(一钱) 浓朴(一钱)泽泻(一钱)扁豆花(二十朵)

两服痢减十七,身热腹痛全除。惟小溲微涩,黄昏微热,阴分受伤。滑石白芍苦参丹皮 楂肉 浓朴泽泻甘草

吴(五一) 形寒咳嗽,血痢时下,不思纳食,内邪未尽,外贼又来,一定表里双顾。

苏叶(一钱)防风(一钱)杏仁(二钱) 生茅术(一钱五分)橘皮(一钱) 浓朴(一钱) 炒银花(一钱五分) 楂肉(二钱) 炙草(四分)

两服病已。

李(四四) 痢下五色,腹痛重坠,行数无度,纳食无几,已历五旬,以上各症,亦为不轻,而脉更弦大,非痢所宜。幸神气不惫,当属阳症,用逐热导邪升举之法。若得桴应,可商维持。

川连(七分) 条黄芩(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 楂肉(二钱) 浓朴(一钱)木香(四分)柴胡(三分)升麻(三分) 炙草(四分)

三服痢仍不减,腹痛后重无矣,脉弦稍缓,舌苔干黄微渴。因意前投芩、连逐热,反见黄苔,五旬久痢,阴血大亏,竟用加味四物汤。

生地炭(四钱) 归身炭(一钱五分)麦冬(二钱)山药(二钱) 银花(一钱五分) 莲肉(二钱) 蛀枣(二枚,因病立方者祥,执方治病者殃)

三服痢减大半,谷食顿增,如此重症,得如此速效,信药之有缘也。今但扶脾胃,不治而可愈矣。异功散加熟地、归、芍、山药、楂肉、砂仁壳,不十剂而痊。

周妪(六六) 红痢三月不痊,宜逐邪兼顾本原。谷芽楂肉砂仁橘皮黄芩白芍炒归身 炒冬术 银花 莲肉 炒山药炙草四服痢止。苦以久痢而用涩药,如乌梅石榴皮诃子罂粟壳之类,非不取效。奈痢之所生,由脾胃气滞,暑热内攻,初起必用寒凉清火邪,辛温开滞气,消导如山楂枳实神曲,重则大黄,尤为要药。原其故归于清邪逐秽,使肠胃通利,积滞何由而生。前案年高痢久,日夜数十回,逐邪须兼顾本,自然有效。若涩药涩住,往往延为休息痢,或腹胀脚肿,诸患蜂起。病家不知,医者亦不经意,究竟是谁之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