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育婴家秘>变蒸证治

《育婴家秘》变蒸证治·

草木逢春变化新,太和元气日熏蒸,

细推物理皆如是,莫把芽儿作病名。

天地之造化,阳主生长,阴主收敛。故草木之生长于春夏者,阳之舒也。收藏于秋冬者,阴之惨也。幼科书中变者,变生五脏也;蒸者,蒸养六腑也。以变蒸二字分脏腑论,又有变蒸之后,有三大蒸之说。后人因之,莫有觉其非者,故予直解之曰:变者,变易也,谓儿之知觉运动以渐而发也;蒸者,蒸然发热也,形神变易之时,真阳发舒之象也。人之生也,一岁而变蒸。是男子八岁而真牙更,十六岁而精动,六十余岁而精竭;女子七岁而真牙更,十四岁而经行,四十九岁而经止。此天地阳阴之气,其分数固已定矣。其一岁之外复有三大蒸之论者,诚未达其旨也。若一之内变蒸之日,似亦不可执也。形有强弱,气有清浊,变有迟速,故形壮气清者,其变常速;形弱气浊,其变常迟。谓三十二日一变者,乃举其大数如是也。至于形之强弱,气之清浊,则又禀于父母,出于造化阴阳之殊也。

幼科中治变蒸者,发热方用黑散子,麻黄杏仁发表药也。大黄攻里药也,表里无邪,不知此灶如何而立。变蒸之热,生于其中,发于其外,自有微汗而解。按仲景论有伤寒不宜汗下之戒,如是方者,误儿多矣。

儿当变蒸之时,或有伤风,或有伤食者,法当治之。先后补泻,不可不辨。如先有所伤,儿后变蒸者,邪气盛而正气受伤,当先泻后补也;先变蒸而后有所伤者,正气虚而邪气乃凑也,当先补后泻。家秘之法,挟外感者,宜挐捏之法以发散;挟内伤者,宜枳术丸研细与之,更节其乳。有客忤者,宜至圣保命丹、薄荷汤研服。或吐泻者,钱氏异功散加藿香叶,共作细末,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小儿变蒸过,如蒸不除者,调其乳母,用加减小柴胡汤。人参柴胡甘草麦冬、生地、木通陈皮,等分。

竹叶水煎,食后服,如前法。

有变蒸咳嗽,痰壅鼻塞声重,惺惺散,要方也。方见伤寒。

又浴法:用白芷苦参煎汤,抱儿向避风处浴之。

有变蒸发搐者,此热甚生风,亦胎惊也。宜寻惊风法治之。泻肝,泻青丸;泻心,导赤散。如先发惊方治③,正④后变蒸又发者,此胎惊将成痫也,勿用正④法,此有痰伏心中,宜安神去痰,钱氏安神丸主之。方见心脏。

①脐字下原脱“风”,据上下文义补。

②调药:原作“药调”,据忠信堂本改。

③治:忠信堂本作“止”。

④正:忠信堂本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