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中国医学通史>十三、精神病学

《中国医学通史》十三、精神病学·

1949年至1959年我国精神病学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就从1950年开始精神病学教学工作使受到重视,在医学院校中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讲授。1954年统一了教学大纲,并进行教学实习,扩大教学基地。五十年代初期,因限于人力,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医学院校正式成立了精神病学或神经精神病学教研组,至1958年全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建立了专门的教学组织。1953~1958年,卫生部、民政部在南京、上海等地培养了高、中级专业医师数百人;全国各大区基础较好的精神病院也对各级医师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了培训和提高。

1958年,新建的精神病防治机构达62处,遍及全国21个省市,床位总数为1949年前五十年中总数的十四倍。

治疗方面除原有的胰岛素、电休克、发热疗法外,还逐渐开展了睡眠疗法和各种药物疗法(包括盐酸氯丙嗪、中药验方、眠尔通等),各种综合疗法、针灸、电针、刺激神经疗法等在许多医院得到应用。由于当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尚不普及,故在许多医院新老疗法并存。由于社会制度的改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由于吸毒、梅毒、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等相起的精神病大大减少,至五十年代末,有的甚至完全消灭。这是本时期内我国精神病学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至五十年代后期,由于疾病谱的改变,有些疗法(如发热疗法)已不复使用,以氯丙嗪为主的药物疗法辅以心理治疗已在临床医疗中占主导地位。

中华医学会于1954年年立了神经精神科学会,许英魁任主任委员,1955年3月创刊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初为季刊,1958年2月改为双月刊,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

1960~1977年我国精神病学发展状况从1960~1966年初,我国的精神病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由四川医学院主编的编编教材《精神病学》于1960年正式出版,英国《临床精神病学》中译本在上海于1963年出版,在此期间南京也出版了一本《精神病学》。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虽于1959年下半年因故停刊,但于1963年复刊。在此期间我国精神病学教育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从1966~1976年,精神病学由于受到“文革”干扰而几乎停顿,学术著作及刊物极少。1974年湖南医学院出版了《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期刊,1975年广州中山医学院出版了《新医学》杂志的《神经精神疾病副刊》,后改名为《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76年长沙出版了一本《精神病学》中型书籍。从1960~1977年,《中华神经精神杂志》一直处于停刊状态。

从1960~1965年,精神病防治机构和床位增加,除一两个地区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精神病医院。尽管如此,精神病防治工作在这期间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省市建立了以省、市精神病院为中心的防治网,防治网的设置大都分为三级。

六十年代以后,精神分裂症的比例明显升高。当时的主要疗法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氯丙嗪、泰尔登、奋乃静、苯乙肼等。胰岛素昏迷疗法因为精神药物的出现,在六十年代以后绝大数医院已经停用。电休克治疗在“大跃进”及“文革”时期由于政治原因被迫停用,但因为无法控制木僵状态及严重的抑郁症自杀,故不久又重新恢复应用至今。

精神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在1960~1965年间有一定发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从五十年代末就在几个主要大城市进行,有些城市完成了初步的发病率及患病率的调查。上海还对精神分裂症的家族遗传史作了大规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被我国精神医学教科书广泛应用。在临床研究方面夏毓芬等人对一组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的精神病进行了研究;陶国泰等人对儿童精神病问题也进行了某些研究。

1978~1989年我国精神病学发展状况自1979年以来,全国医学院校除加强精神病学教育外,已有46所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

1980年卫生部还指定北京、上海、湖南、华西、哈尔滨等医科大学及北京市安定医院及南京神经病防治院等作为全国精神科医生继续教育中心。1982年在北京、上海两地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研究所和培训中心。自八十年代实行学位制以来,许多医学院校的精神科都设立硕士研究生点。北京、上海、湖南、华西医科大学的精神科还授予培养博士研究生资格。八十年代以来,上述四个单位已毕业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60余人,其中湖南医科大学培养数量最多。第一批博士导师为夏镇夷、沈渔村。另外,北京、湖南、华西医科大学近年来还建立了精神卫生系。在此期间,精神病学出版物较多,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医学丛书》、《精神病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精神病学分册》等。

八十年代以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迅速增加。1986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会议资料显示,截至1985年为至,全国已有精神病院348所,床位60000多张。到1989年,又发展到80000多张。据1990年华西医科大学编写的《全国精神卫生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名录》称,当时全国有精神卫生机构803家。床位规模最大的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北京市安定医院。

这一时期的科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神病学流行病学研究:1982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协助下完成了全国12个地区关于精神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研究,是这10余年中流行病学研究最大的成果。

2)精神疾病病因学的研究:主要是遗传、生物化学、电生理、CT等方面的研究,但至今未有突破性发现。

3)心理量表的应用研究:这一研究发展很快,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4)诊断和分类研究:1958年曾提出过一个精神病分类草案,但未正式公布执行;1978年又提出了一个修订草案进行讨论。参照美国DSM-II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和第10版(ICD-9,ICD-10),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在1989年出版了《中国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成为我国的“官方”诊断分类。

5)老年和儿童精神疾病的研究:在这10余年里得到了广泛重视,在南京和福州,成立了一定规模的儿童精神卫生研究机构,在一些大医院里,还成立了研究老年精神疾病的病房。6)治疗学研究:主要是心理治疗和对精神药物的试用研究。80年代后期创刊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对心理治疗有许多研究报导。对精神药物的研究主要针对新型抗抑郁药、卡马西平、氯氮平的药效研究。

学术交流:1978年恢复了全国性学术交流。1978年7月4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期间召开了第三届学会委员会议,宣布了主任委员为夏镇夷,副主任委员为冯应琨、伍正谊、黄克维、黄友歧、于清汉。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于1986年6月3日~7日在重庆召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选出了第四届学会委员会成员,陈学诗任主任委员,周孝达、沈渔村任副主任委员。1980年后,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的全国性学术交流基本上2~3年1次,每次交流事先定出主题,内容相对集中,在此期间,学会下面还成立了一些学组,各个学组也都定期组织全国性学术交流。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陈学诗任第一届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