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火

二火

①指肝、心之火。《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慄。”②指肺、心之火。《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王冰注:“二火,谓二阳脏;三水,谓三阴脏。二阳脏者,心肺也,以在膈上故。三阴脏者,肝、脾、肾也,以在膈下故。然三阴之气,上胜二阳,阳不胜阴,故脉乱而无常也。”

猜你喜欢

  • 窍阴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窍阴;在足部者,称足窍阴,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 心郁

    五脏郁证之一种。《赤水玄珠》卷十一:“心郁者,神气昏昧,心胸微闷,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黄连、石菖蒲。”参见五脏郁证条。

  • 吴学易

    【介绍】:见吴嘉言条。

  • 脾经湿痰

    痰证之一,即湿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该条。

  • 松脂膏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二方。郁金、黄柏、黄连各半两,巴豆十五个,松脂六两,清油一两。前四味为粗末,将清油炼熟,细细入松脂散尽,再细细入前药末,熬,以杨柳枝搅至滴水成珠收膏,外敷患处。治疮疖肿疼。

  • 不容

    经穴名,代号ST1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当脐上6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一说在上管两旁各一寸(《太平圣惠方》)。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

  • 葳参

    见《滇南本草》。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 单鼓

    病名。即鼓胀。《丹溪心法·鼓胀》:“鼓胀又名单鼓。”详鼓胀条。

  • 眉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生于眉部。证治同疔疮。

  • 医方一盘珠

    综合性医书。一名《增补医方一盘珠》。10卷。清·洪金鼎纂。刊于1749年。卷1总论运气、经络、脏腑、脏象及外淫诸病;卷2~4内科杂病;卷5外科;卷6~7女科;卷8~9小儿科;卷10眼科。每种疾病首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