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脐痈。见该条。
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见肝阴条。
出《子母秘录》。即没食子,详该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出《灵枢·骨度》。又名核骨。解剖学同名骨。即腓骨下端向外的骨突。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燮臣。湖北孝感县人。纂辑有《医学六种》(1186年刻行)。
病证名。指小儿夜间小便不禁而遗尿者。《古今医统》:“小儿遗尿者,此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遗尿也,又有尿来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小便不禁,胞里自出,谓之尿来也。”治法参小儿遗尿条。
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白矾(飞过)、火硝(用雄猪胆三个取汁拌晒干,同矾研合)各二两,雄黄八钱五分,朱砂一两(同雄黄研细合一处),水银一两五钱。先将硝、矾末堆铁锅底中心,用手指按一窝,再将朱、雄末倾放硝、
指肌肉或眼胞跳动,伴有抽掣的症状。《素问·气交变大论》:“肉瞤瘛。”《素问·至真要大论》:“目乃瞤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