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侣山堂类辨

侣山堂类辨

医论著作。2卷。清·张志聪撰于1670年。上卷大多采用问答的形式杂论医理,对脏腑功能、病原、病症、病种、证治、方剂等,分题予以辨析,说理简明扼要。作者对古医书和医家谬误之说颇多纠正,对六经和脏腑的功能有所发挥。下卷主要阐述药性和方剂配伍。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猜你喜欢

  • 光明子

    见《饮片新参》。为罗勒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 手丫发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手丫支、手背丫、手丫毒、丫痈、鸦叉、手丫疔、丫指毒。包括了手背丫及掌心丫。即五指丫处、结毒焮肿,除虎口外,皆同手丫发。证治同手发背条。

  • 骨解

    指骨缝。《灵枢·九针》:“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 山榆仁

    出《本草拾遗》。为芜荑之别名,详该条。

  • 声喝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由狐惑病咽喉腐蚀所致之声音嘶哑。方可选用甘草泻心汤,或外吹冰硼散。参见音嘶、狐惑等条。

  • 千里香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苇根

    见《温病条辨》。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 胡韭子

    出《徐表南州记》。为补骨脂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喘

    病证名。外感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气喘。《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论曰,伤寒喘其证不一。有邪气在表,表未解,无汗而喘者;有邪气在里,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者;有潮热者;有心下有水而喘者。古人治之,亦各求其本。

  • 伤风咳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外感风邪引起者。《症因脉治》卷二:“伤风咳嗽之症,憎寒,壮热,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明医杂著》卷二:“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