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症见壮热不恶寒、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如热极似寒,寒极似热,应顺其假寒、假热的表象,采用从治的方法。参见反治条。
指针灸临床治病时穴位相互配合的方法。常用的有:前后配穴法、俞募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原络配穴法、远近配穴法、子母配穴法等。详各该条。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又《喉科紫珍集》上卷:“回食单即甸气,生帝丁之旁。”治宜解郁理气,祛痰利咽。方可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加木香、香附、郁金、黄连等
人体身形和体质。观察身体的肥瘦、形态特征和体质强弱,对辨证论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指肝虚而致自汗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参见自汗条。
【介绍】:明代官吏。字邦宪。福建福清人。进士出身,曾任副都御史等官职。与通州(四川)医官孙宇合编有《经验良方》一书。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石龙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寒之在气分者,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