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白术散第二方。见白术散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七。小儿囟门未合,为风邪所侵,袭于脑髓,其症囟颅开解,皮肉筋脉急胀,骨缝青筋起,面少血色,呕吐痰涎,久则成慢惊风搐。治宜疏风豁痰之剂。
见《湖北科技》(8):60,1972。为向日葵花托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明·万全《片玉心书》。即鹤膝风。详该条。
病证名。啮者,咬也。系指自咬其舌。《灵枢·口问》:“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齿者,肾气之所生也,少阴之脉挟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
证名。心下即胃脘部,因胃脘位于心窝下,故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后鞕者,大陷胸汤主之。”参见结胸、心痛、胃脘痛条。
见幼科直言条。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为末,每服三指撮,食前冲服。治酒风,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天南星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喉痈的一种。《喉科指掌》卷五:“单喉痈,或左或右,身热背寒,脾肺之症也。有红点者,风火;无红点者,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