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楸树皮

刺楸树皮

《中药大辞典》:刺楸树皮

药材名称刺楸树皮

拼音Cì Qiū Shù Pí

别名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刺楸(《救荒本草》),又名:鼓钉刺、刺枫树、刺桐、云楸、棘楸、丁木树、鸟不宿上山虎、丁皮树、丁桐树、鹅足板树、刺椿、鸭脚板叶。

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小枝具粗刺。叶在长枝上互生,短枝上簇生;坚纸质;叶片近圆形,直径7~25厘米,掌状5~7裂,裂片三角状圆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先端长尖,边缘只锯齿,上面绿色;叶柄长6~30厘米。伞形花序合成顶生的圆锥花丛,直径15~25厘米;伞梗长4~14厘米;花梗长5~12毫米;萼光滑,具五齿;花瓣5,三角状圆卵形,呈镊合状排列;雄蕊5,花丝细长;子房2室,花柱愈合呈圆筒状,先端2裂宿存。果实近于圆球形,直径约5毫米。蓝黑色种子2颗,扁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长在山谷、溪旁、林缘或疏林中。分布几遍全国。产四川、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

性状干燥树皮呈卷筒状或条块状,长宽不一,厚1~2毫米。栓皮粗糙,表面灰白色至灰棕色,有较深的纵裂纹及横向小裂纹,散生黄色圆点状皮孔,并有纵长的钉刺;钉刺长1~3厘米,宽5~10毫米,灰白色,有黑色斑点,顶端尖锐或已磨成钝头,基部长圆形;钉刺脱落,露出黄色内皮。内表而黄色或紫红色,光滑,有纵纹。质坚硬,折断面裂片状。气弱,味苦。以干燥、皮厚实、钉刺多者为佳。

化学成分树皮及叶含鞣质13~30%,树皮及心材含多炔化合物。茎、叶有强心甙和蒽甙反应。种子含脂肪油38.65%。

本品尚含黄酮甙、香豆精甙、少量生物碱、挥发油、皂甙、树脂、淀粉。皂甙是三萜皂甙,甙元有常春藤皂甙元。

炮制用水洗净,去刺,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苦辛,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苦,无毒。"

②《江苏药材志》:"味苦,性小寒。"

③《陕西中草药》:"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

①《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②《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

③《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备注树枝在江苏、浙江作鸟不宿使用,参见"鸟不宿"条。

本品在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作海桐皮使用,参见"海桐皮"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楸树皮

药材名称刺楸树皮

拼音Cì Qiū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Septemlobate Kalopanax

别名桐皮、钉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Thunb.) Koidz.[Acer septemlobum Thunb.; K.pictum Nakai]

采收和储藏:栽后15-20年,胸围达20cm以上,才能采伐。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约10m,最高可达30m,胸围达70cm以上。树皮暗灰棕色,小枝圆柱形,淡黄棕色或灰棕色,具鼓钉状皮刺,刺长5-6mm,基部宽6-7mm。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柚细长,长8-50cm,无毛;叶片近圆形或扁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三角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不及全叶片的1/2,茁壮枝上的叶片分裂较深,裂片长超过全叶片的1/2;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脉上具淡棕色软毛或除基部脉腋外无毛。伞形花序列 聚生为顶生圆锥花序,长15-25cm,直径20-30cm;伞形花序直径1-2.5cm,有花数朵;花萼无毛,边缘有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长约1.5mm,白色或淡黄绿色;雄蕊5,长约2.5mm,内曲,花丝较花瓣长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盘隆起,花柱2,合生成柱状,柱头离生。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约5mm;宿存花柱长约2mm。种子2,扁平。花期7-10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山坡稀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在阳光充足、土质肥沃地段生长良好,不耐干旱也不耐低湿水涝。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根插繁殖。种子繁殖:春季将种子用30℃温水浸4h,捞出与湿沙层种催芽,10d左右,有30%的种子破胸裂口,即可播种,培育2年,高1m左右时移栽。根插繁殖:11月从毒株周围挖取1-2cm粗的根,剪成15-20cm长的小段,层积贮藏在阴凉处,第2年月2月扦插,当苗高66-100cm时,于冬季落叶后至第2年发芽前移栽,按行株距各约3m开穴,每穴栽苗1株。

田间管理 种子繁殖的,当苗出齐后,要浅薅,追肥1次,以后在6、8、11朋各再中耕除草1次,11有中耕除草后追肥1次,第2年3、5月各中除1次,并在3月中耕除草后追肥1次。根插的,在4、6月各耕除草追肥1次。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树皮呈卷筒状或孤状弯曲条块状,长宽不一,厚1.3-3.5mm。外表面灰白色至灰褐色,粗糙,有灰黑色纵裂隙及横向裂纹,散生黄色圆点状皮孔,不明显;皮上有钉刺,长1。3cm,基部直径1-1.7cm,纵向延长呈椭圆形,先端扁平尖锐,长约3mm,钉刺脱落可露出黄色内皮。内表面棕黄以或紫褐色,光滑,有明显细纵纹。千周坚韧,不易折断面外部灰棕色,内部灰黄色,强纤维性,呈明显片层状。气微香,味苦。

以质干燥、皮厚实、钉刺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组织由数至十数列细胞组成,细胞类长方形,壁略增厚,木化:钉刺部位基部为径向延长的木化细胞,边缘及尖部为纤维。皮层较窄,有石细胞散在,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16-81μm,簇晶直径11-168μm。韧皮部纤维组成4-8条切向延长的长方形束,每束由数个及至数十个纤维组成;筛管颓废;韧皮薄壁细胞亦含众多的草酸钼结晶,射线宽1-3细胞。较老的树皮外侧为落皮层,皮层由数层至十数层木栓细胞环带组成;皮层与较薄树皮类同;韧皮部较宽,纤维束环带可达十数列。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草酸钙簇晶极多,直径12-120μm,以50μm以上的为多见,有的棱角宽大或带方形,也有簇晶与方晶合生。②草酸钙方晶大小不一,直径16-85μm。③韧皮纤维较多,成束或单个散在,甚长,平直或稍弯曲,末端钝圆,直径16-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胞腔狭细。④钉刺中纤维大多成束,淡黄色或黄棕色,呈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8-30μm,壁厚,木化,斜纹孔稀少,孔沟一般不明显。⑤石细胞呈类长圆形、类长方形或纹锤形,直径34-52μm。⑥分泌道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细小油滴。⑦木栓细胞无色或淡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薄或稍厚,纹孔有的可见。⑧筛管分子端壁极倾斜,复筛板易察见,筛域十数个,呈梯状排列。⑨淀粉粒稀少,类圆形,直径2-3μm。此外,落皮层组织碎片甚多,黄棕色或纵横棕色或红棕色,纹孔及孔沟明显。

化学成分刺楸根皂甙(kalopanaxsaponin)A[1],生物碱(alkaloids),皂甙类(glycosides),鞣质(tannin)和挥发油(essen-tial oils)[2]。

鉴别量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于水浴中加热10min,放冷,取上清液,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2)取本品粉末1g,加70%已醇10ml热浸,浸出液滤过,水浴上蒸干,加浓硫酸-已酸酐试液2滴,颜色由黄变至红、紫色,后为蓝色。(检查萜类皂甙)

炮制用水洗净,去刺,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2.《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3.《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松叶防风花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花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Huā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i y

  • 野百合

    药材名称野百合拼音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

  •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药材名称蜂窝草拼音Fēnɡ Wō Cǎo别名打毒金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 zeylanica (L.)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

  • 千金花

    《中药大辞典》:千金花药材名称千金花拼音Qiān Jīn Huā出处《本草乘雅半偈》来源为菊科植物兰草的花。性味《本草乘雅半偈》:"味苦。"功能主治《本草乘雅半偈》:"以

  • 使君子

    《中国药典》:使君子药材名称使君子拼音Shǐ Jūn Zǐ英文名FRUCTUS QUISQUALIS别名留球子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

  • 蚬壳

    《全国中草药汇编》:蚬壳药材名称蚬壳拼音Xiǎn Ké别名河蚬来源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蚬科河蚬Corbicula fluminea (Miiller),以贝壳入药。生境分部南方各省。性味咸,温。

  • 桃茎白皮

    《中药大辞典》:桃茎白皮药材名称桃茎白皮拼音Táo Jīnɡ Bái Pí别名桃皮(《本草经集注》),桃树皮(孙思邀),桃白皮(《本草图经》)。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

  • 石斛露

    药材名称石斛露拼音Shí Hú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银石斛等鲜茎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淡咸,寒。"功能主治《中国

  • 黄瓜仁草

    药材名称黄瓜仁草拼音Huánɡ Guā Rén Cǎo别名瓜子金、辣味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蓼叶远志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persicariaefolia DC.采收和

  • 五脉绿绒蒿花

    药材名称五脉绿绒蒿花拼音Wǔ Mài Lǜ Rónɡ Hāo Huā别名欧摆完保(藏名)出处《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五脉绿绒蒿的花蕾,6~8月采花,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