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厉痈

厉痈

病名。出《灵枢·痈疽》。又名厉疽。多由足三阳经湿热下注足三阴经亏损所致。发于足旁小趾之侧。若初起红肿疼痛,溃破有脓,属湿热偏盛,为顺证,易治;若初起局部色黯,痛不显,不易成脓,或溃破清稀,属阴气凝结,为逆证,较难治。初宜服仙方活命饮消之,外用隔蒜灸;将溃宜服人参养荣汤桂附地黄丸等,以壮脾补肾滋水,外用桑柴烘法,以行壅滞助阳气。溃则治同敦疽

猜你喜欢

  • 仁斋直指方论

    见仁斋直指条。

  • 疗耳眼方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4卷,梁·甘之撰,已佚。

  • ①颈以下,腰以上部位。②背部、腰部、骶部的总称。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

  • 哑喉风

    病名。多由风痰火气郁于咽、膈所致。症见牙关紧塞,口不能言,唇清面紫,时流冷涕,汤水难咽,咽喉肿痛。《喉科秘旨》卷上:“哑瘴喉症犯咽膈,口不言兮牙关塞,面紫唇青冷涕流,风疏痰降即无厄。”治宜疏风宣肺,祛

  • 温补

    补法之一。用温性补益药治疗虚寒证的方法。如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肾气虚寒用右归丸。

  • 痘疹杂说

    参见痧痘集解条。

  • 人经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 循经性感觉病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 五脏衄

    病证名。指由情志激动过度而导致的鼻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可用止衄

  • 医学辑要

    书名。4卷。清·吴编。本书采集并融会张石顽、沈云将、程国彭等诸家学说编成。卷1介绍形质、神色、声气、看证诀等;卷2列述诊脉诀、死脉、妇人及幼孩脉法、诸病宜忌脉;卷3经脉心传、奇经八脉、趺阳少阴脉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