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眼偏视、双目睛通,通睛。证见双眼平视前方时,一眼目珠偏斜于眦侧(称神珠将反);甚者偏斜眼之黑睛为该侧眼眶半掩或全部掩没(称瞳神反背),外观只显白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人腑藏虚而风邪
又称咀片。药材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片、丝、块、段等形状,便于煎汤饮服。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行气。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即蚱蜢。详该条。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证名。见《石室秘录》。①由脾经积热所致之口唇干燥开裂,甚则干裂出血,渴欲饮水。治宜养阴清热润燥,服泻黄饮子加减,外擦润燥油脂。②指兔缺或外伤所致唇破裂等。
风、寒、湿三种邪气互相结合而成的致病因素,为痹证的主要病因。《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