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八角枫之侧根,详八角枫条。
【介绍】:见马哈德哇条。
病名。亦称疟母。见《鸡鸣录》。《症因脉治·疟母》:“即痰血痃癖也。疟久不愈,胸腹胁肋,有癥瘕痞癖,为患不瘥,此疟母之症也。”本症即慢性疟疾或疟疾反复发作所致的肝脾肿大。详见疟母条。参见痞条。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指真气。《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详真气条。
借五行相生的理论,运用壮肾阳的药物以温补脾气的方法。临床用于怠倦、纳减、泄泻、腹痛、肠鸣、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等脾气虚寒证候,宜用四神丸加白术之类。
参见司天在泉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柳絮,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乍寒乍热。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拗哭,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