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双肾草

双肾草

《中药大辞典》:双肾草

药材名称双肾草

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

别名一根葱、秤砣草、坠桃草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葱叶全草。4~5月采全草,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球形、卵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常2~3枚簇生。茎直立,高10~80厘米。单叶基生;叶片线形或狭线形,通常较茎长,可长达40厘米,先端细而稍钝,两面均绿色,中脉较明显;基部有筒状叶鞘,膜质。穗状花序顶生,狭长,花多敷,基部具苞片;花被6片,两轮排列,中央外被片卵形,较大,先端短尖,两侧外被片狭长椭圆形,较短,内被片狭长椭圆形,钝头;唇瓣阔矩形,先端平截,无距。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丘陵区的阴湿处。

性味淡,温。

功能主治滋阴益肾。治膀胱疝气,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双肾草

药材名称双肾草

拼音Shuānɡ Shèn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Taiwan Microtis

别名肾阳草、鸡肾参对对参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长距玉凤花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enari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除去茎叶,洗净,鲜用。

原形态长距玉凤花,多年生草本。块茎长圆形,肉质。茎直立,高达70cm,干后呈黑色。叶5-7枚,直立伸展,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总状花序具4-12朵花,长8-20cm;苞片披针形,下部的长于子房;花大;萼片绿色,长约15mm,中萼片长圆形,先端钝,和花瓣靠合呈广椭圆形兜,侧萼片反折,卵形,近偏斜;花瓣白色,近舌状,边缘具细短缘毛,唇瓣淡黄色,具爪,3深裂,侧裂片外侧成条裂状深裂,条裂刚毛状,中裂片不裂,条形;距悬垂,比子房长,甚至超过1倍;柱头2裂,突出物长,先端多疣,子房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杂木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甘;淡;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止带;活血。主肾虚腰痛;折带过多;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芦笋

    《中药大辞典》:芦笋药材名称芦笋拼音Lú Sǔn别名芦尖(《要药分剂》)。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春、夏挖取。性味①《本草图经》:"味小苦。"②《日用

  • 罗裙带根

    《中药大辞典》:罗裙带根药材名称罗裙带根拼音Luó Qún Dài Gēn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文殊兰的鳞茎及根。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和多花水仙碱。药理作用

  • 醋林子

    药材名称醋林子拼音Cù Lín Zi别名红檬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光叶石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glabra(Thunb.)Maxim.[Crataegus glabr

  • 蝴蝶花

    《中药大辞典》:蝴蝶花药材名称蝴蝶花拼音Hú Dié Huā别名铁扁担(《上海常用中草药》),燕子花、蓝花铰剪、紫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豆豉叶、下搜山虎(《贵州草药》)。出处

  • 鳕鱼鳔

    药材名称鳕鱼鳔拼音Xuě Yú Biào来源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雪的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捕得鳕鱼后,剖腹,取出鱼鳔,洗净,鲜

  • 黄多孔菌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 大母猪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母猪藤药材名称大母猪藤拼音Dà Mǔ Zhū Ténɡ别名大叶乌蔹莓、野葡萄、绿叶扁担藤来源葡萄科大母猪藤Cayratia oligocarpa (Levl.

  • 蝙蝠藤

    药材名称蝙蝠藤拼音Biān Fú Ténɡ别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杨柳子棵、防己藤、黄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黄根藤、金百脚、山地瓜秧、爬山秧子。出处蝙蝠藤始见于《纲目拾遗》,云:"此藤附生岩壁、乔木及入

  • 野芝麻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芝麻根药材名称野芝麻根别名野芝麻、野芝麻棵、小芝麻、小黑药来源梧桐科野芝麻根Helicteres glabriuscula Wal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

  • 水接骨丹

    药材名称水接骨丹拼音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陕西中草药》),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云南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