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睛明条。
俗称九转金丹。即将丹药循环烧炼九次。古代认为金丹烧炼次数越多越好。《抱朴子内篇·金丹》:“九转之丹者,封涂之于釜中,糠火,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数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少,其药力不足,故
病证名。见清·黄惠然《黄乔嶽眼科全集》。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参见目常日夕昏条。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脾经,出现哕恶不食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产后食伤而呕,血亦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故哕恶不食,宜服抵圣汤治之(人参、半夏、陈皮、泽兰、赤芍、炙草、生姜)。”
《卫生宝鉴》卷十六方。罂粟壳(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为细末,
证名。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瘀,瘀积。通常指血液停滞。参血瘀条。
书名。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3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有一定的局限性,遂选录《金匮要略》
见《中药制剂手册》。陈皮、大腹皮、茯苓皮、桑白皮各75克,干姜皮37.5克。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和小丸,每服9克,日二次。功能消胀利水,理脾祛湿。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本方由《
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阳胆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