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障

外障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指发生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疾。多因六淫外侵,或内有郁热、痰火、积滞以及外伤等引起。此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脾气虚弱,亦能致病。患眼可见红赤、肿胀、糜烂、流泪、眵多,亦或发生翳、膜、胬肉。自觉眼部痛、痒、羞明、沙涩不适等。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论治。除药物内治外,外治法和手术亦常应用。

猜你喜欢

  • 惊伤胁痛

    病证名。见《医宗必读·心腹诸痛》。指因受惊伤碍肝气所致的胁痛。治宜通阳疏肝理气,可用桂枝汤或散加减(《类证普济本事方》)。

  • 益母草子

    见《江苏药材志》。为茺蔚子之别名,详该条。

  • 刘邦永

    【介绍】:明代医家。从化(今广东从化)人。少年时孤贫,在山中打柴为生。传说后来跟从“异人”学医,于是以医行世。用药不拘限于古方,为人放荡不羁,故人称是颠狂废人,因而自称“废翁”。好神仙,并推崇太素脉。

  • 霉中黄苔舌

    舌霉色中有黄苔,即灰黑黄苔。为湿热蕴阻中焦,宜清热祛湿(见《伤寒舌鉴》)。

  • 七恶

    证名。指患疮疡时出现的险恶证候。是判断疮疡预后的方法之一,往往与五善并称。①《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二恶也

  • 秘传推拿妙诀补遗

    见秘传推拿要诀条。

  • 壅疾

    脚气的古称。见《济生方·脚气》。详脚气条。

  •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 猴狲疳

    病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又名猴疳。由胎中感受遗毒所致。临症初生儿臀部焮肿溃烂,红赤无皮;重者可延及遍体,以上窍为甚。治疗:内服猴疳化毒丹。外用甘草水溻洗。并搽黄连油或青黛散敷之。类似胎传梅毒。

  • 脾藏营

    出《灵枢·本神》。营,指循行于脉中的精气,它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有化生血液的功用,故常营血并提。《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谓脾有藏纳营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