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208年?【介绍】:东汉末杰出的外科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医学上有很高的成就,通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精于外科及针灸。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提倡外科手
病证名。指脾虚湿盛而致的呕吐。明·张三锡《医学六要》:“久病或服克伐药,吐涎不止,脉大无力,属脾虚不能摄涎而涎泛上。”治宜理脾和胃。用六君子汤加减。
针灸疗法的一大类。简称灸法。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穴位,给人体以温热刺激的一种治疗方法。据考古学的发掘证明,我国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中国猿人)已懂得用火。火的发现和
病证名。见《金匮翼·诸血统论》。指火热蕴盛或瘀热内蓄所致的吐血。由热蓄血中,迫血妄行。症见口鼻皆出,势如泉涌,膈上热,胸中满痛,脉洪大弦长,按之有力,精神不倦,或血是紫黑成块,或小腹满、小便不利,或喜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繁缕之别名,详该条。
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即打胎。
①病名。出《灵枢·痈疽》。疮面浅而大者为痈,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为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灵枢·玉版》:“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②形容疮疡之大者。如《诸病源候论》
①气血充盛的经脉。如冲脉、胃经等。《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②浮现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络脉。《素问·水热穴论》:“故取盛经分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