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生卒】:708~833

【介绍】:

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公元708年,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集藏、汉、印医学为一体。医术高明,在诊断学上,除对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外,尤其重视运用脉诊和尿诊。在诊脉时,从脉象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在尿诊时,十分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蒸汽、泡沫、味道、漂浮物、沉淀以及静置后尿色的变化。宇陀的医术十分全面,不仅擅长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且亦精通外科手术治疗。他具有崇高的医学道德,为人治病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博得了人们的好评。在广泛收集民间医学资料,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印度及其他医学的精华,在公元八世纪末,主持编著著名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四部医典》问世,为藏医学形成本民族独特的医学体系奠定了基础。标志着藏医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因于此,人们尊称他为藏医的“医圣”。

猜你喜欢

  • 星翳

    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本症黑睛生翳,呈星点状,或大或小,或聚或散。通常以稀疏的一、两点浮现于黑睛,不扩大、不溃陷者为轻;数颗密聚,或互相连缀,或溃陷者为重,甚至可溃破黑睛。参见

  • 惊风潮搐

    病证名。惊风伴有阵发性抽搐。出《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其症因风热袭络,上扰清空,故在潮搐的同时,并见身热昏睡,气粗痰嗽。治宜清热熄风,豁痰活络,用蒌贝温胆汤加羚羊角、竺黄、竹沥,送服抱龙丸。参见惊涎潮搐

  • 块痰

    块状的痰。由于肺失清肃,气机失调,郁结凝聚而致。痰难吐咯,吐痰成块状。治疗以顺气、化痰、清热等法。

  • 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

    病证名。因脾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血少,统摄无力以致冲任失调,故见经期先后不定,经血色淡,或混有粘液,肢体倦怠,食少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等。

  • 江子

    见《瑞竹堂经验方》。为巴豆之别名,详该条。

  • 疮疡大便不通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兼见大便秘结。若疮肿焮红头痛,脉洪数实大,欲作脓时移热肠胃而致便秘者,宜泻热通下,方用内疏黄连汤;若溃后出脓血较多,肠失濡养,形衰便秘,脉微芤数者,宜补虚润

  • 胃气虚热

    病证名。又名胃虚热。①胃气虚弱而引起的发热。《小儿药证直诀》:“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若见于热病后期,兼有口干、舌燥者,宜养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②“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 回回药方

    书名。36卷。撰者、译者均不详。约为十四世纪著作。本书原系将阿拉伯文医学著作译成汉文者,现存明抄本,仅有目录下、卷12、30及34四卷。残本包括内科、外科、骨科的疾病及药物处方、灸法等内容。书中所用病

  • 风搐

    病名。①见《儒门事亲·风形》。指以手足抽动为主症的疾患。多因火盛肝旺,风动痰壅所致。症见双目上视,角弓反张,或手足颤振抽动不已,不能持物和步履,夜卧发热,遍身燥痒等。治宜平肝熄风或涌吐风痰。《罗氏会约

  • 刘志大

    【介绍】:见刘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