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密蒙花

密蒙花

《中国药典》:密蒙花

药材名称密蒙花

拼音Mì Ménɡ Huā

英文名FLOS BUDDLEJAE

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

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的干燥花蕾及其花序。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性状本品多为花蕾密聚的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圆锥状,长1.5~3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密被茸毛。花蕾呈短棒状,上端略大,长0.3~1cm,直径0.1~0.2cm;花萼钟状,先端4齿裂;花冠筒状,与萼等长或稍长,先端4裂,裂片卵形;雄蕊4,着生在花冠管中部。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辛。

鉴别本品花萼及花冠表面观:下表面密被非腺毛,通常为4 细胞,基部2 细胞单列;上部2 细胞并列,每细胞又分2 叉,每分叉长250~500μm ,壁甚厚,胞腔线形。花冠上表面有少数非腺毛,单细胞,长200~600μm ,壁具多数剌状突起。花粉粒球形,直径13~20μm,表面光滑,有3 个萌发孔。

性味甘,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备注(1)对目赤肿痛、多泪羞明及眼生翳膜等症,常与菊花石决明木贼草等配合应用。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密蒙花

药材名称密蒙花

拼音Mì Ménɡ Huā

别名小锦花(《雷公炮炙论》),蒙花(《本草求真》),黄饭花(《南宁市药物志》),疙瘩皮树花(《中药材手册》),鸡骨头花(《四川中药志》)。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2~3月间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

原形态密蒙花,又名:羊耳朵(《滇南本草》),虫见死草、羊春条、绵糊条子、黄花醉鱼草、绵条子。

落叶灌木,高1~3米。小枝灰褐色,略呈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对生,狭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约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锯齿,表面被细星状毛,叶脉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至黄色星状茸毛,叶脉隆起;叶柄长6~10毫米,被灰白色茸毛;托叶在两叶柄基部萎缩成一横线.圆锥花序顶生,长5~12厘米,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被绒毛;花萼钟形,先端4裂;花冠筒状,长约1.5厘米,先端4裂,筒部紫堇色,口部橘黄色,内外均被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上位,2室,先端被茸毛,花柱短,柱头不裂。蒴果长2~6毫米,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瓣。种子多数,细小,多扁平。花期2~3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丘陵、河边、村边的灌木丛或草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主产于湖北、四川、陕西、河南。此外,云南、广西、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为多数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状、大小不一,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密被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粗下细,长3~6毫米,顶端圆而略膨大,花萼钟状,4裂,花冠筒状,裂瓣暗紫色,毛茸极稀疏。全体柔软而易碎,断面中央黑色。气微香,味甘而微苦辛。以花蕾密聚、色灰黄、有茸毛、质柔软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穗含醉鱼草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

药理作用刺槐素与槲皮素相似,有维生素P样作用。给小鼠口服25~100毫克/公斤,能减轻甲醛性炎症;50~100毫克/公斤还能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对大鼠离体小肠由氯化钡、组织胺、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张力增加,刺槐素还有某些解痉作用。如注入大鼠小肠(40毫克/公斤)或给兔静脉注射(10~25毫克/公斤),均可使胆汁分泌有短暂、轻度的增加,对胆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兔静脉注射25毫克/公斤能在25~30分钟内使尿量略有增加(75%)。对正常大鼠,并不影响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而对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则能缩短睡眠时间。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离体小肠标本上,以乙酰胆碱致痉,刺槐素的解痉效力为罂粟碱的75%。

炮制拣去杂质,筛净灰土。

雷公炮炙论》:"凡使密蒙花,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

性味甘,凉。

《开宝本草》:"味甘,平微寒,无毒。"

归经王好古:"入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凉血,润肝,明目。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

清肝明目:本品为眼科专用药,用于血虚肝热之眼病,常配枸杞子菟丝子。治肝经实热之眼病则常配青葙子、菊花等。

①《开宝本草》:"主青盲肤翳,赤涩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豆及疳气攻眼。"

②刘完素:"治羞明怕日。"

③王好古:"润肝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②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③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银海精微》密蒙花散)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②《本草求真》:"密蒙花,味薄于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

备注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尚以瑞香科植物结香的花蕾作密蒙花。商品习称"新蒙花"或"蒙花珠",四川草药名"梦花",参见"梦花"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木菠萝

    药材名称木菠萝拼音Mù Bō Luó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来源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以树液、果仁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树

  • 兔头骨

    《中药大辞典》:兔头骨药材名称兔头骨拼音Tù Tóu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甘酸,平。①《别录》:

  • 脆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脆骨风药材名称脆骨风别名碎骨风、吊钟花、鸡白柴、茶条树、羊脆骨、青皮木来源铁青树科脆骨风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 et Zuc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

  • 秋子梨

    药材名称秋子梨别名沙果梨、花盖梨、酸梨来源蔷薇科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以叶、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功能主治果实:解热祛痰。治肺热,咳嗽,痰多。叶:利水。

  •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药材名称白毛夏枯草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

  • 山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杜仲药材名称山杜仲别名飞天驳、土杜仲[广东]、木杜仲[广西]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以根皮和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分别晒干

  • 倒生根

    《中药大辞典》:倒生根药材名称倒生根拼音Dǎo Shēnɡ Gēn别名乌泡倒触伞、两头草、乌龙毛(《重庆草药》),过江龙(《陕西中草药》)。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全年可采,以9~

  • 菩萨鱼

    药材名称菩萨鱼拼音Pú Sà Yú别名斗鱼,花蝶鱼(薛德焴《系统动物学》),钱丬鱼(《脊椎动物分类学》),蝴蝶鱼、火烧板(《中国动物图谱·鱼类》)。出处《陆川本

  • 毛花点草

    药材名称毛花点草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