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大肠经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虚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胸中喘,肠鸣虚渴,唇干目急,善惊泄白,名曰大肠虚冷也。”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期忽然作渴误食生冷,遍身潮热,痰气急满,恶寒,四肢厥冷一证。治宜辛温解表。方用五积散之类,或酌情用厚朴、陈皮、茯苓、白芷、枳壳、川芎、半夏、香附、苍术、柴胡、干姜、青皮
《卫生宝鉴》卷十四方。皂矾末(煅,醋淬)不拘量。为末,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治食劳黄,目黄身黄者。
风气,特指肝气而言,因肝为风木之脏,故称风气不调。指肝气失却正常的疏泄条达。《千金要方》:“风气不调,全身殭直,诸毛孔闭塞。”
证名,见《明医杂著》。小儿脾胃嫩弱,消化机能不强,喂养不当,容易导致消化失常,湿阻中焦,升降不利,或乳食停滞而成此证。治宜健脾化湿为主,用六君子汤。有乳食滞的,兼以消食导滞,如山楂、神曲、麦芽之类;若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即软水黄连,详该条。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见《中药志》。即刘寄奴,详该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遗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