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口苦,善太息,胁痛,面垢,肌肤不泽,头额、目锐眥痛,缺盆并腋下马刀肿,自汗,振寒,发热,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绝骨外
①刺法名。本法历代医家所述不一,如《针经指南》:“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针灸问对》:“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那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
综合性医书。8卷,卷首1卷。明·虞抟辑。卷首药性,列述常用药物性味功能;次为经络总抄,摘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又次为脉学《四言举要》、内景图解。后8卷以介绍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五官、口腔、妇产科等
病证名。即初生婴儿肛门闭锁、狭窄。《疡医证治准绳》卷六:“凡初生儿不大便,若用按摩仍不通者,即是肛门内合。”小儿生后,造成肛门内合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热毒壅盛,结于肛门,无复滋润,以致肛门特别狭窄,称
病因之一。指饮食方面积久成习的不良嗜好。如长期饮酒的人易患酒癖。
【介绍】:清代医家。字淡安。江苏长洲人。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辑有《奇病录》(1840年刊行)、《心太平轩医案》(1912年刊行)等书。
①书名。见《日本国见在书目录》。2卷,已佚。②饮食禁忌的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坠睛眼。谓风寒上攻眼带,致目珠向下偏斜。类似今由上直肌、下斜肌麻痹所致的麻痹性斜视。参见目偏视条。
见《新华本草纲要》。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梁代医生。生平欠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