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病证名。见《明医指掌》卷四。指因七情不舒,劳倦太过,气血两虚所致的发黄。《证治汇补·黄病章》:“虚黄,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怠惰无力,寒热微作,小便浊涩,皮肤虽黄而爪甲如常。”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固本
【介绍】:参见徐述条。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针灸大全》。其法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浅至深,每层紧按慢提九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温热感时出针,并
①病证名。指咳嗽因血瘀而致者。《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血嗽,嗽而多唾瘀血也。其脉浮芤而数,必兼喉中有腥气,或因上焦有热,血瘀沉闷,嗽声连并,气不得透。宜桑皮散。或因打扑损伤肺气作咳,多吐黑血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肩风毒。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
即膀胱。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PC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温。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上臂前面,平腋前纹头下2寸,当肱二头肌长、短二头之间;或于曲泽穴上7寸取穴。一说在“腋下3寸。”(《针灸大全》)。布有臂内侧皮神经,
病名。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古人对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谓之虚羸痢。参见产后下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