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息贲

息贲

古病名。指肺积。《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杨玄操曰:“息长也,贲鬲也,言肺在膈上,其气不行,渐长而通于膈,故曰息贲。一曰:贲,聚也,言其渐长而聚蓄,肺为上盖,脏中阳也,阳气盛,故令人发肺痈也。”(见《难经集注》)。《济生方》卷四:“息贲之状,在右胁下,大如覆杯,喘息奔溢,是为肺积。诊其脉,浮而毛,其色白,其病气逆背痛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或如虱缘,或如针刺。”治疗宜选用息贲丸、调息丸息贲汤等方。参见肺积条。

猜你喜欢

  • 少羽

    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按五音建运理论,羽代表水运,故不及之水运称为少羽。

  • 张洁古

    【介绍】:见张元素条。

  • 暖肝

    温阳法之一。治疗肝肾虚寒引起的小腹疼痛,疝气等。常用当归、肉桂、小茴香、沉香、吴茱萸等,如暖肝煎(见《景岳全书》)。

  • 癞蟆皮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 鼠耳草

    出《本草拾遗》。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 腹上麻痹

    证名。指腹部皮肤麻木不仁。见《医学入门》卷八。《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源流》:“夏月洗浴后,往往露腹当风,其腠理开,邪因入皮毛,适与卫气相值,因搏击而为麻顽不仁。”可用葱白煮食治疗。

  • ①指手掌,从手指至腕部。《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②指上臂。《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循膺乳,别于肩髃……。”

  • 龙泉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即人中疔。见该条。

  • 疳疾消瘅

    病证名。指疳疾併发消瘅。《幼幼集成》疳疾“骨蒸之病,多起于胃。其始也,邪火上冲而能啖,火消灼而善饥。盖胃为气血之海,气血不足,邪火杀谷,水之精气不足济之,渐成口秽烦躁,夜热朝凉,毛焦口渴,气促盗汗,形

  • 山茄子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杜茎山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