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心主经筋病候

猜你喜欢

  • 秋日泄痢

    病证名。出《济生拔粹·田氏保婴集》。秋初之际,湿热伤及脾胃,致运化失常,发生泻泄;湿热下注,蕴积肠道,腹痛即泄,或里急后重,便脓血者,则成痢疾。如症见泄泻灼肛气秽,粪色黄褐,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者,为湿

  • 头窍阴

    经穴名。代号GB11。《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别名枕骨。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耳后颞骨乳突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穴间平行耳后发际弧形连线的下1/

  • 冷吐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

  • 气胀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一名胀。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仁斋直指方·胀证》:“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是为气胀。”气虚、气热、气寒亦可致气胀。《医碥·肿胀》:“因于气

  • 寒则气收

    寒性收缩,使阳气不得宣泄。故寒在皮毛腠理,则毛窍收缩,卫阳闭束,出现恶寒、无汗等症。《素问·举痛论》:“寒则气收”,又“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 饮食辨录

    见调疾饮食辨条。

  • 外科秘录

    见洞天奥旨条。

  • 间者并行

    治则之一。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病轻而症状较多,可主症、兼症并治;或标病、本病同时夹杂,可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寒热互用。

  • 握灵本草

    药物学著作。一名《东皋握灵本草》。10卷,又补遗1卷。清·王翃撰于1683年。据作者自序提到,喻嘉言曾见本书,并有“君其手握灵珠以烛照千古乎”一语,遂名其书为《握灵本草》。卷首载《神农本草经·序例》及

  • 耳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多由肝、肾、胃三经湿火结聚而成。生耳孔内,或形如鼠乳,红肿微痛,不作脓,外无壅肿,但耳窍不通。治宜泻火除湿。可选用栀子清肝汤加减。或硇砂散水调成糊状,用棉签蘸药点痔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