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扶突

扶突

经穴名。代号LI18。出《灵枢·本输》。别名水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颈外侧,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或于人迎穴后1.5寸处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气舍后一寸半”《(千金要方》);“在颈,当曲颊同身寸之一寸,人迎后”(《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布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及副神经;深层内侧有颈升动、静脉。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猜你喜欢

  • 胎前气急不得卧

    病证名。《女科秘要》卷二:“此乃过食生冷,兼有风寒中胃肺经,因而生痰气急。”宜紫苏安胎散(紫苏、枳实、桔梗、大腹皮、贝母、知母、当归、五味子、甘草、石膏、桑白皮)。

  • 面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 大接骨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大驳骨之别名,详该条。

  • 三物香薷饮

    即香薷散第一方,见香薷散条。

  • 回浆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 筋退

    指甲的别名。见《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 季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故名之曰季春痹也。”详足阳明经筋病条。

  • 跗骨

    骨名。又名趺骨、足趺骨、脚面骨。即跖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跗者足背也,……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此骨左右各五,相当于手的掌骨。

  • 犯黄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有得黄病已瘥,而将息失宜,饮食过度,犯触禁忌,致病发胃,名为犯黄候。”犯黄即指黄疸已退而又发者,多属慢性肝脏疾患。参见黄疸有关条。

  • 内府

    指六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