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脏脉之简称。详真脏脉条。
病证名。指胞衣早破,引起的胎涩难产。《临产须知》:“胞衣先破,其故有二:一因母弱气血虚,胞衣薄,儿身转动,随触而破。一因儿身未转,坐草早,用力狠,以致胞破久,血水干,产路涩,儿难下。急用加味芎归汤加熟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
【介绍】:见徐春甫条。
经穴名。代号BL3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三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三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滞产,便秘,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
汗法之一。属辛凉解表法。用辛凉解表药透邪,苦寒药清泄里热的治法。参辛开苦泄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元赟条。
出《盘山志》。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重庆草药》。为辣椒茎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