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150【介绍】:南宋官员。字方明。潮阳(今广东潮阳)人。绍兴年间(1137~1161年)任漳州知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喜好方书,注重幼科,平时留意访求古方及验方,并同王历、王湜等整理编
证名。指呕吐因火郁气滞所致者。清·罗应章《经验医库·郁火积滞呕吐症》:“郁火积滞,呕吐,五心烦热,咽干口渴,有汗,神强气壮,面赤红活,脉沉滑数疾。”治宜泄火散郁,宜栀连二陈汤。
恶即畏恶。《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脾恶湿。”脾主运化水湿,湿盛则易伤脾阳,影响健运而产生泄泻、四肢困乏等症,故称恶湿。
【介绍】:见崔嘉彦条。
下法之一。是用于里热实证的治法。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潮热谵语、口干作渴、舌苔焦黄、脉滑数有力,或饮食积滞、积水等。所用药物多属苦寒,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等。代表方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
【介绍】:宋代医家。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忠州(今四川忠县)防御使等职。撰有《九籥卫生方》一书,佚。
病名。痢,古通利。指泄泻。《局方发挥》:“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亦有称痢疾为泄痢者。参见泄泻、痢疾等条。
证名。指喜笑不能自制之症。出《灵枢·经脉》。又称多喜。简称喜。多因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所致。治宜逐痰降火,定志安神。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服黄连解毒汤、定志丸等方。亦有因肾亏肝旺而致。《张氏医通》
见《救荒本草》。为面根藤之别名,详该条。
五官之一。又名明堂。隆起于面部中央。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頞,又名山根、下极、王宫。前下端尖部高处,名为鼻准,又名准头、面王、鼻尖。鼻准两旁圆形隆起部分,名为鼻翼。鼻之下部有两孔,名为鼻孔。頞以下至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