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虚劳复

气虚劳复

病证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气虚劳复者,温热瘥后,余邪未尽,止因正气大虚,因劳复热,微兼恶寒,四肢倦怠,无气以动,脉虚右大,舌润无胎,胸膈宽畅者,此真气虚劳复也。宜补中益气汤温补之,惟升、柴须蜜炙;如兼汗多恶寒,归芪建中汤最妙;若正气虽虚,尚有余热未清,其人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竹叶石膏汤加姜汁主之,或陈氏六神汤加银柴胡地骨皮亦佳。”参见劳复条。

猜你喜欢

  • 网虫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蜘蛛之别名,详该条。

  • 洪吉人

    【介绍】:见洪天锡条。

  • 仁端录痘疹

    见仁端录条。

  • 药将

    见《白喉忌表抉微》。该书把治疗白喉的常用药按其作用的猛、缓分为“正将”、“猛将”、“次将”三类。云:“以正将为定法,而以猛将驭其重,次将驭其轻。”其临床意义是“正将”药最为“王道”,“猛将”药治疗重症

  • 呕胆

    病名。指呕吐苦水。《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详呕苦条。

  • 喜悲

    证名。又称善悲、悲。《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详善悲条。

  • 胞弦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 子午捣臼

    针刺手法名。出金·窦汉卿《金针赋》。其法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左转九次,再紧提慢按,右转六次。如此反复多次,能导引阴阳之气,用以治疗水肿、气胀等症。

  • 红石薯

    见《福建中草药》。为糯米藤之别名,详该条。

  • 疮毒

    痘疮的病因。《痘疹方论》:痘疮“凡身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皆疮毒未尽,用四味射干鼠粘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