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梅毒发于腹股沟。见《外科正宗》卷三。由不洁交媾,染毒所致。初起如杏核,逐渐长大,坚硬不痛,微热不红。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治疗见杨梅疮条。相当于性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①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寻骨风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通光散之别名,各详该条。
我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名称。宋代始分医学为九科,即大方脉、风科、小方脉、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清初沿袭明末制度分医学为十一科,不久即改为九科,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此症因感受风热,或劳力,或饮酒厚味,或郁怒而生。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舌卷硬顶上腭;咽喉肿痛难咽,或身发寒热。舌苔厚,脉数等。治宜疏风解毒,消肿利咽。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
见《生草药手册》。为白鹤藤之别名,详该条。
仲景指六种外邪伤害正气的脉象。即弦、紧、浮、滑、沉、涩。《伤寒论·平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泛指胸腹腔中的五脏六腑。《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
小儿突然因心腹疼痛而啼。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一。小儿气血不足,肠胃挟冷,再感风寒之邪,邪气分争,攻冲上下,而致心腹刺痛作啼。甚者可表现为面易五色,状似惊痫。治疗:轻者宜补中健脾,用六神散;重者宜温中
①指眼眶的外后方,相当于蝶骨颞面部位。《灵枢·热病》:“热病头痛,颞颥目瘛,脉痛,善衄,厥热病也。”②即眉毛外端与眼外眦角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名。主治时邪温病,头痛眩晕,眼部疾患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