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注夏

注夏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又作疰夏。因其发病每于夏令,故名。为小儿脾胃虚弱,又遇长夏润溽之气,感受湿热而致。《证治准绳·幼科》:“肢体怠惰不收,两脚痿弱,嗜卧发热精神不足,饮食少思,口中无味,呼吸短乏气促,目中视物,小便赤数,大便不调。”治以健脾化湿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升麻柴胡,加炒黄柏,或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胃热者,宜清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病情轻者,可不须服药,待秋季自可全愈。

猜你喜欢

  • 寒湿头痛

    病证名。指寒湿上蔽,经气凝涩所致的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如气上不下,头痛巅疾者,下虚上实也,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寒湿头痛也。”《医钞类编》卷五:“寒湿头痛,首如裹,面如蒙,恶风恶寒,拘急

  • 心合小肠

    脏腑相合之一。心与小肠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互相影响。心主血,小肠主泌别清汁,奉心生血。心热下移小肠,可出现小便赤涩或尿血;小肠实热,每见心烦、口舌糜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脉互相络属,一脏一

  • 失血

    证名。各种大量出血的总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

  • 斫郎

    出《说文解字注》。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

  • 疙瘩七

    见《云南植物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睑生风粟

    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肺脏壅毒,大肠积热,肝家有风,致令眼睑皮肉上下有肉如粟粒相似。唯多泪出涩痛,如米隐一般。积久年深,翳膜昏暗,渐渐加重,此眼切宜三五度镰洗出血。”《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更主

  • 汉方医学指南

    书名。又名《汉医讲义录》。朝鲜族李常和著于1941年。全书共四册。第一册论述民族医学的基础理论;第二、三、四册论述了内、外、妇、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1945年间岛医药协会出版。

  • 灸膏肓腧穴法

    针灸著作。又名《膏肓腧穴灸法》。1卷。宋·庄绰撰。1128年刊行。书中介绍膏肓穴的主治、部位及不同流派的取穴法等,并附有插图。参见针灸四书条。

  • 本心斋疏食谱

    食谱著作。1卷。宋·陈达叟编。约撰于1276年。“疏”通“蔬”,指素食,故本书是素食食谱。所记二十个素食品种中,原料备品七种,菜品十三种。在对每一种菜品作简要介绍后,都附有十六字的“赞”,至今仍有参考

  • 山松须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松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