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病

温病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①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后世泛称“温热病”。《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温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阴枯液涸等。温病的治疗,一般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理论,选用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开窍熄风滋阴、回阳固脱等法。因发病季节、四时之气、流行特点的不同,有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秋温春温温疟秋燥伏气温病晚发等区别,详有关条。②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参见伤寒条。③指春季发生的热性病。《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成为后世医家“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参见伏气温病条。

猜你喜欢

  • 蒺藜子

    出《神农本草经》。即刺蒺藜,详该条。

  • 蘩露

    出《尔雅》。为落葵之别名,详该条。

  • 医方捷径指南全书

    书名。二卷。清·王宗显辑。约成书于1644年。上卷记述单味药药性、功用;下卷分科、分证介绍方剂,并附救急方数则。

  • 肘后偶钞

    医案著作。2卷。清·黄凯钧撰。系《友渔斋医话》的一部分。内容多为内科杂病,时病重症治验。对病因、病证,服药后病情变化阐述较清楚,立方遣药灵活,辨析疑似之证亦较详明。

  • 黄芪补气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黄芪一两,当归(酒洗)一两,肉桂五分。水煎服。治妊妇畏寒腹疼而堕胎者。

  • 鼻毛

    附于鼻粘膜的毫毛,亦称鼻须。具有防止灰尘入侵,保持鼻腔清洁及鼻道通畅的作用。

  • 川山甲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穿山甲,详该条。

  • 救兵粮

    见《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为赤阳子之别名,详该条。

  • 余听鸿

    【介绍】:见余景和条。

  • 九疸

    九种黄疸之合称。①《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九疸候,夫九疸者,一曰胃疸,二曰心疸,三曰肾疸,四曰肠疸,五曰膏疸,六曰舌疸,七曰髓疸,八曰肉疸,九曰肝疸。凡诸疸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