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疖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六一。即疖;又夏日所生之小脓肿亦称热疖。见疖条。
病名。出《太平圣惠方》卷六一。即疖;又夏日所生之小脓肿亦称热疖。见疖条。
书名。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著为基本内容,着重联系现代医学知识予以阐述。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
骨名。又名五指骨。见掌骨条。
【介绍】:见蒋仪条。
病名。一名伏暑兼寒、伏暑晚发。《通俗伤寒论·伏暑伤寒》:“夏伤于暑,被湿所遏而蕴伏,至深秋霜降及立冬前后,为外寒搏动而触发。邪伏膜原而在气分者,病浅而轻;邪舍于营而在血分者,病深而重。”详伏暑条。
出《痘疹心传必效良方》。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盾叶薯蓣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鸡蛋一个。入瓦罐内煮三、四滚,取起,用银簪扎三、四十孔,再入罐内,加芫花末一钱,同煮一、二十滚,去药食蛋。治瘰疬、痰核、鱼口、便毒初起。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证名。见《理虚元鉴·阳虚三夺统于脾》。又称脚软。详该条。
内伤杂病辨证方法之一。根据气、血、痰(饮)、食的病证特征,分别进行辨证。气的病证多指机能活动的紊乱、不足或障碍,如气虚、气滞、气逆、气厥等;血的病证,多指血的生成不足或运行失常,如血虚、血瘀、出血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