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猕猴桃

猕猴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猕猴桃

药材名称猕猴桃

拼音Mí Hóu Táo

别名藤梨、阳桃、白毛桃、毛梨子

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以果实入药。秋季摘果挖根,鲜用或晒干。

性味果:酸、甘,寒。

根、根皮:苦、涩,寒。

功能主治果: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

根、根皮: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风利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丝虫病,肝炎,痢疾,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癌症。

用法用量0.5~2两;果适量,鲜食或榨汁服。

备注(1)软枣子(软枣猕猴桃、猕猴梨)Actinidia arguta (Sieb. et Zucc.)Planch.,根、果入药。疗效与前种相似。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猕猴桃

药材名称猕猴桃

拼音Mí Hóu Táo

别名藤梨、木子,猕猴梨(《开宝本草》),羊桃(《医心方》),阳桃(《日用本草》),毛叶猕猴桃(《经济植物手册》),大红袍(《贵州民间方药集》),大零核、猴仔梨(《福建民间草药》),杨桃(《江西草药》),绳梨、金梨、野梨(《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山洋桃(《贵州草药》),狐狸桃(江西《草药手册》)。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果实

原形态藤本。幼枝及叶柄密被褐色毛或刺毛;老枝红褐色,光滑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叶互生,营养枝上的阔卵圆形至椭圆形,先端极短,渐尖至突尖;花枝上的近圆形,长6~17厘米,宽5~13厘米,先端短突尖,圆或截形,基部圆形至多少心形,边缘有纤毛状细尖,上面常仅叶脉上被疏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绒毛;叶柄长3~7.5厘米。花杂性,通常3~6朵成腋生聚伞花序,少为单生,初开时乳白色,后变为橙黄色,芳香;萼片5,外被黄色绒毛;花瓣5,先端凹成缺刻,光滑无毛;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子房上位,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状或近球形,密生棕黄色长硬毛,果皮黄褐绿色。种子细小多数,黑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中。分布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猕猴桃果实含糖、维生素、有机酸、色素。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糖11克,蛋白1.6克,类脂0.3克,抗坏血酸300毫克,硫胺素0.007毫克,硫25.5毫克,磷42.2毫克,氯26.1毫克,钠3.3毫克,钾320毫克,镁19.7毫克,钙56.1毫克,铁1.6毫克及类胡萝卜素0.085毫克。又含猕猴桃碱。

同属植物狗枣猕猴桃之未成熟果实中含抗坏血酸461~521毫克%,成熟果实中含532~930毫克%。

性味甘酸,寒。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冷。"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寒,滑,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解热,止渴,通淋。治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痔疮。

①崔禹锡《食经》:"和中安肝。主黄疸,消渴。"

②《食疗本草》:"取瓤和蜜煎,去烦热,止消渴。"

③《本草拾遗》:"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痔病,调中下气。"

④《开宝本草》:"止暴渴,解烦热,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开宝本草》:"冷脾胃,动泄澼。"

复方①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猕猴桃干果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偏坠:猕猴桃一两,金柑根三钱。水煎去渣,冲入烧酒二两,分两次内服。(《闽东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猕猴桃

药材名称猕猴桃

拼音Mí Hóu Táo

英文名Chinese Gooseberry, Kiwifruit

别名藤梨、木子、猕猴梨、羊桃、阳桃、大零核、猴仔梨、大红袍、杨桃、绳桃、金梨、野梨、山洋桃、狐狸桃、洋桃果、甜梨、毛桃子、毛梨子、野洋桃、公洋桃、鬼桃。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采收和储藏: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成熟果实,鲜用或晒干用。

原形态猕猴桃 藤本。幼枝赤色,同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枝无毛;髓大,白色,片状。单叶互生;叶柄长达6cm;叶片纸质,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7cm,先端突尖、微凹或平截,基部阔步楔形至心脏形,边缘有刺毛状齿,上面暗绿色,仅叶脉有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叶腋;单性花,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5,稀4,基部稍连合,与花梗被淡棕色绒毛;花瓣5,稀4,或多至6-7片,刚开放时呈乳白色,后变黄色;雄蕊多数,花药背着;子房上位,多室,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3-5cm,密生棕色长毛,有香气。种子细小,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常绕于他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气候土壤:喜温暖潮湿环境,常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70%-80%,年降水量1000mm的阴湿隐蔽的森林边缘荒坡、灌木丛中,气温8℃惟上开始萌发,低于8℃,则受冻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砂质壤土。

栽培技术 用种子、扦插、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种子繁殖:9-10月采充分成熟的果实,选果大、端正、味好、无病虫害果实,经后熟一段时间后,洗出种子阴干。种子需低温打破休眠,沙藏2-3个月取出播种。也可秋播,次年春出苗。育苗地要求土壤疏松,施足基肥,深耕细耙,作1m宽畦,3月下旬播种,将混细沙的种子均匀撒播或条播,覆细沙土,喷水,保持湿润。扦插繁殖:绿枝扦插法,6月上旬选中组织充实良好新梢,剪留3个芽,基部剪口距芽3cm处剪断,下部剪口用快刀削平。每支插条大叶留1片,小叶留2片,最好用萘乙酸钠2×10-4-5×10-4液浸3-4h后扦插。插订深翻施肥,铺干净河沙20-25cm,充分灌水,等水渗后按行株距20cm×8cm扦插,1个月左右开始生根。根插,早春挖取直径1-2cm粗细根,剪成10-15cm长,平埋苗床中,覆土5-10cm。压条,5月上旬选生长旺盛当年枝条,基部环剥3cm左右然后用蘸2×10-4-5×10-4的萘乙酸钠溶液的脱脂棉,将环剥部分包起来,3h后打开,埋入土中深10-15cm,促进生根。分株繁殖:在春季萌动前将优良植株根苗刨出,把连带的根切断分别移栽。

田间管理 搭2cm高荫棚,有斜、平顶2种,架长5cm,高1.8-2m,柱间距4m×4m,每1m,以利爬蔓,冬季1月份,夏季7月上旬剪除基部徒长枝。8月下旬进行枝条摘心,5-7月追施尿素或人粪悄2-3次。全年注意灌水,深秋至入冬前灌水1-2次,土壤解冻后春灌2-3次,每年松土除草3-5次。中耕以浅耕为宜,寒冷地区注意防霜冻。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近球形、圆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4-6cm。表面黄褐色或绿色,被茸毛、长硬毛或刺毛状长硬毛,有的秃净,具小而多的淡褐色斑点,先端喙不明显,微尖,基部果柄长1.2-4cm,宿存萼反折;果肉外部绿色,内部黄色。种子细小,长2.5mm。气微,鼓掌酸、甘、微涩。

化学成分猕猴桃果实含猕猴桃碱(actinidine),玉蜀嘌呤(zeatin),9-核糖玉蜀嘌呤(9-ribosylzeatin),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8-甲醚(questin),ω-羟基大黄素(ω-hydroxyemodin),大黄素酸(emodic acie),大黄素8-β-D-葡萄糖甙(emodin-8-β-D-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 sterol),中华猕猴桃蛋白酶(actinidin),游氨基酸,糖,有机酸,维生素C、B,色素,鞣质及挥发性的烯醇类成分。新鲜的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138-284.54mg/100g。

性味甘;酸;寒

归经肾;胃;胆;脾经

功能主治解热;止渴;健胃;通淋。主烦热;消渴;肺热干咳;消化不良;湿热黄疸;石淋;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生食,或榨汁饮。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开宝本草》:冷脾胃,动泄僻。

复方①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猕猴桃干果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②治偏坠:猕猴桃一两,金柑根三钱。水煎去渣,冲入烧酒二两,分两次内服。(《闽东本草》)

各家论述1. 崔禹锡《食经》:和中安肝。主疸疸,消渴。

2.《食疗本草》:取瓤和蜜煎,去烦热,止消渴,3.《本草拾遗》: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痔病,调中下气。

4.《开宝本草》:止暴渴,解烦热,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铜皮

    药材名称铜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大叶杜仲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rauianapaulensisDC.[S.lantsangensisHu]采收和储

  • 沉香曲

    药材名称沉香曲拼音Chén Xiānɡ Qǔ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沉香等多种药末和以神曲糊制成的曲剂。制法沉香、广木香各2两,广藿香、檀香、降香、羌活各3两,葛根、前胡、桔梗、枳壳、槟榔、炒

  • 沙前胡子

    药材名称沙前胡子拼音Shā Qián Hú Z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8~9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功能主治理气,健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 铁藤根

    《中药大辞典》:铁藤根药材名称铁藤根拼音Tiě Ténɡ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巴豆藤的根。秋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15米。幼枝有平贴亮棕色短柔毛,后

  • 续随子茎中白汁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茎中白汁药材名称续随子茎中白汁拼音Xù Suí Zǐ Jīnɡ Zhōnɡ Bái Zhī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茎中的白色乳汁。原

  • 垂果大蒜芥

    药材名称垂果大蒜芥拼音Chuí Guǒ Dà Suàn Jiè出处据《晶珠本草》记载:垂果大蒜芥可治肉毒症和骚热病。原植物果荚同侧悬垂是其特征。《形态比喻》记载:垂果大蒜芥生长在旱滩、田边地头。叶像萝

  • 狗狗秧

    《中药大辞典》:狗狗秧药材名称狗狗秧拼音Gǒu Gǒu Yānɡ别名打碗花、夫儿苗、狗娃秧(《河南中草药手册》)。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旋花科植物日本天剑的根及全草。夏秋连根挖出,切段,晒干。原

  • 牛喉咙

    《中药大辞典》:牛喉咙药材名称牛喉咙拼音Niú Hóu Lónɡ出处《千金·食治》来源牛科动物黄牛及水牛的喉咙。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食。①《千金·食治》:

  •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拼音Suān Hóu ér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

  • 四轮草

    药材名称四轮草拼音Sì Lú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湿生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aquarum Dun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