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生气

生气

①生发和增强元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参见少火生气条。②春天的生发之气,为万物生长所必需。③元气。《难经·八难》:“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参见元气条。④泛指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素问经注节解》:“生气者伺?生生之气,阳气也。”

猜你喜欢

  • 表里传

    ①泛指表证传入里证。②专指太阳表证直接向少阴里证传变。《此事难知》:“太阳传少阴肾水者,名曰表里传。为得病急,当发汗而反下之,所以传也。”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如外感热病,见发热头痛,而脉反沉,可与麻黄附

  • 半边梳

    见《广东中草药》。即半边旗,详该条。

  • 乡药集成方

    方书,85卷。朝鲜俞孝通、卢正礼、朴允德奉旨合纂。成书于1433年。广泛采摭中朝医籍,分类汇辑医方。所引中国医籍占绝大多数,大约有一百数十种方书,所引朝鲜医籍仅仅数种。该书卷首为“针灸法”,引《针灸资

  • 经行宜忌

    月经虽属妇女的生理现象,但因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生理上产生一时性的特殊改变,情绪易于波动,对七情刺激尤为敏感。此时抗病力减弱,风、寒、暑、湿之邪易于乘虚侵袭;嗜啖酸寒,辛热食物太过,亦可导致脏腑、气血

  • 血海败

    病证名。江天览《妇人病自疗法》:“年老妇人血崩,俗名血海败。”即年老血崩,详该条。

  • 蛊痢

    病名。《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如鸡鸭肝,与血俱下者,蛊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湿毒之气,袭人经脉,渐至藏府,毒气挟热,与血相搏,客于肠间,如病蛊注之状,故名蛊痢也。”蛊毒下痢,

  • 脏头风

    病证名。指肛门奇痒出虫,及局部红肿的证候。为湿热积滞,虫蚀于肛所致。外用苦参、地肤子、百部煎水温浸。参见阅小儿肛痒条。

  • 嘎玛·仁琼多吉

    【生卒】:1284~1339【介绍】:元代藏医药学家。著有《药物总汇》、《八支药诊精要》。对后世藏药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 清金宁肺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陈皮、茯苓、桔梗、贝母、人参、黄芩各五钱,麦门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炒白芍药、胡黄连各六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炒白术各一两。

  • 病名。见《五十二病方·疽》。《灵枢·痈疽》:“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气血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据历代文献记载,宋以前之疽,仅指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