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枕骨。详后山骨条。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参见赤带条。
喉科著作。清马渭龄(醉古山人)撰于1840年。4卷。全书介绍喉风、喉疳、喉痧等三十余种喉科病,列述治疗方剂近百首。现存清刻本。
【介绍】:宋代人,居钱塘(今浙江杭州)。一作李诇,字孟言,号樗散生。负气节,善诗。从杨维桢学,卖药于金陵(今南京)。
病证名。见朱丹溪《胎产秘书》。多因产后血出过多,心失所养,神无所归,或产后恶血不去,瘀血攻心所致。症见神志恍惚,或妄言妄见。气血虚弱者,兼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自汗等,治宜补气血,方用滋荣益气复神汤(
痰湿系秽浊之邪。故称。
医方书。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编。载方103首。包括汤、散、丸、膏和外用药。并介绍了蒙药汤、散、丸、膏等不同剂型制剂通则和蒙药采集加工炮制等方法。对蒙医常见病包括赫依、协日、巴达干等12种病名作了注释。1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器械。可限制已整复固定的前臂发生旋转及下垂,保持患肢于功能位置,以利于骨折的愈合。多用木质材料制作,长度以鹰嘴到手指端,宽以前臂横径为度,并于远端做一圆柱大小把手,便于手握,同时置于患臂下,挂颈部
病证名。①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