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耳衄

耳衄

病证名。指血从耳中流出。《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耳出血,曰耳衄。”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因肝胆火旺者,常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关脉弦数等症。治宜清泄木火,选用柴胡疏肝汤、龙胆泻肝汤。因肾虚火动者,多见性欲亢进、烦躁遗精,舌干红,脉弦细数等症。治宜滋阴降火,方如六味丸导赤散柴胡梅连散之类。也可外治,用十灰散龙骨末吹耳中。

猜你喜欢

  • 外取

    义同外治。《素问·五常政大论》:“故曰上取下取,内取外取,以求其过。”说明治病的手段,根据病证的具体情况,或从上治,或从下治,或从内治,或从外治,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 断交

    即龈交。详该条。

  • 验齿

    指验齿与龈以辨病。叶天士云:“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小儿病看舌后,亦须验齿。”“热邪耗肾液者,齿色必黄,黄如酱瓣宜救肾。热邪耗胃液者,齿色必紫,紫如干漆,宜安胃。齿光燥如石者,胃热;枯骨色者,肾液枯

  • 山猪薯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薯莨之别名,详该条。

  • 鸭怪

    病名。见《中医外科学》(上海中医学院编)。由禽类血吸虫尾蚴侵入肌肤而成。多见于养鸭地区的农民,有接触秧田水的病史。以小腿伸侧常见,而陷于泥中的脚部则不发病。其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丘疹或丘疱疹,疱底绕以红

  • 白瓜皮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冬瓜皮,详该条。

  • 鬲肓

    膈膜与肓膜合称。《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注:心肺也)。”参见膈、肓条。

  • ①治法,出《素问遗篇·刺法论》。凡气血上逆,阳气过亢、虚火上炎所致的证候,可采用降法。如和胃降逆、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等均属本法范围。②药物的沉降作用。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 绿萼梅花

    出《本草纲目拾遗》。又名白梅花、绿梅花。为蔷薇科植物绿萼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 var.viridicalyx Makino的花蕾。主产江苏、浙江。酸、涩,平。入肝、胃经。

  • 环肛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复杂性肛漏的一种。症为漏管环绕肛门,时流脓水,偶可见双层漏管,宜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