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芙蓉叶

芙蓉叶

《中药大辞典》:芙蓉叶

药材名称芙蓉叶

拼音Fú Rónɡ Yè

英文名Folium Hibisci Mutabilis

别名地芙蓉、芙蓉、山芙蓉、胡李花、三变花、木棉

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茎、叶、果柄、小苞片和花萼上均密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茎圆柱形。叶互生,卵圆状心形,直径7~18cm,5~7掌状分裂,边缘有钝齿;叶柄长5~13cm。花大,直径约8cm;花柄长5~10cm,近顶端有节;小苞片8~10,线形;花萼钟形,长约2.5cm,裂片卵形;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开后逐渐变深,单瓣或重瓣,基部与雄蕊柱合生;子房5室。蒴果扁球形,直径22.5~3cm,果瓣5,密生淡黄色刚毛或绵毛。种子多数,肾形,背部有长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全国有栽培。

性状叶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3~7浅裂,裂片三角形。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气微,味微辛。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还原糖、粘液质。

性味性凉,味微辛。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消肿排脓。用于肺热咳嗽、肥厚性鼻炎、淋巴结炎、阑尾炎、痈疖脓肿、急性中耳炎、烧伤、烫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芙蓉叶

药材名称芙蓉叶

拼音Fú Rónɡ Yè

别名拒霜叶、芙蓉花叶、铁箍散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mutabil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叶,阴干或晒干,研成粉末贮藏。

原形态木芙蓉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m。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互生;叶柄长5-20cm;托叶披针形,长6-8mm,常早落;叶宽卵形至卵圆形或心形,直径10-15cm,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mm,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mm,宽约2mm,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cm,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cm,花瓣近圆形,直径4-5cm,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cm,无毛;花柱5,疏被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2.5cm,被淡黄色刚毛和绵毛,果爿5。种子肾形,背面被长柔毛。花期8-10月。

生境分部原产于我国湖南,现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陕西、台湾等地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全体被灰白色星状毛。叶片大,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状心形,直径10-20cm,掌状3-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钝齿,叶面深绿色,叶背灰绿色,叶脉7-11条,两面突起。叶柄圆柱形,长5-20cm,径约0.3mm,黄褐色。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辛。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由一列长方形、类圆形细胞及类圆形大型粘液细胞组成,大小不一,外被薄角质层;下表皮细胞较小,偶见粘液细胞,表皮上有星状毛、簇生毛、单细胞非腺毛及腺毛。毛茸及气孔以下表皮为多。栅栏组织由一列长柱状细胞组成,约占横切面1/2,海绵组织疏松,散有草酸钙簇晶。主脉向两面凸出,以向下突出明显,上、下表皮内方均有5-6层厚角细胞,维管束外韧型,维管束鞘纤维断续成环,木质部上方之纤维束较大。薄壁组织中散有粘液腔及草酸钙簇晶,草酸钙簇晶以韧皮部及维管束鞘处为多;簇晶直径可达33μm,有时可见方晶。 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上表皮较平直,并可见大型粘液细胞。不定式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非腺毛三种,壁均木化,星状毛及簇生毛甚多,2-35分枝,每分枝为单细胞,长40-358μm,单细胞非腺毛长83-165μm;腺毛有两种,一种腺头为3-4细胞组成,直径约30μm,柄单细胞;另一种腺毛鲜黄色,头部单细胞,腺柄由15-24个细胞组成,长360-570μm,近基部的细胞多扁圆状。

化学成分叶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及芦丁即芸香甙(rutin)。经预试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鞣质、还原糖等。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芙蓉叶水煎剂(3g/kg腹腔注射)对小鼠巴豆油耳郭水肿。(3g/kg、5g/kg腹腔注射;10g/kg、20g/kg灌服)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10g/kg、20g/kg皮下注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3g/kg、5g/kg腹腔注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组织增生均有抑制作用,但无解热作用。

2.其他作用:10%芙蓉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毒性芙蓉叶水煎剂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2g/kg;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为100g/kg。长期毒性:分别给大鼠每日灌胃10g/kg、14g/kg、20g/kg连续2个月,狗分别灌服4g/kg、8g/kg连续2个月,动物一般状态正常,心电图、血液学、肝、肾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学检查也无明显病理损害,局部刺激试验提示芙蓉叶水煎剂对粘膜无刺激性,过敏试验也未见过敏反应。

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煮沸5分钟,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用:①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试液1-2滴,溶液呈现污绿色。(检查酚类)②取滤液滴于滤纸上,于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淡紫色荧光,喷1%三氯化铝乙醇液后,呈明显黄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2)取本品粉末50g,加乙醇5ml,于水浴温浸,滤过,滤液蒸干后加50%乙醇溶解,滤过,滤液蒸干,加乙醇2ml溶解,加少量镁粉及浓盐酸,溶液呈红色。(检查黄酮类)(3)取本品粉末0.2g,加50%乙醇10ml,于水浴中温热5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试液2滴,沸水浴中加热,溶液呈蓝紫色。(检查氨基酸)(4)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1g,加50%乙醇5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于水浴上蒸干,加甲醇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0.5ml,供点样用。以芦丁为对照品,同点样于硅胶G板上,以苯-甲醇-乙酸(7:3: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展距10cm。用1%三氯化铝乙醇液为显示剂,喷雾后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样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的位置处显黄色荧光斑点。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碎,干燥。 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丝状或碎块,被毛,上表面暗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气微,味微辛。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辛;苦;凉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肺凉血;解毒消肿。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疽肿毒;恶疮;缠身蛇丹;脓疱疮;肾盂肾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敷。内服:煎汤,10-30g。

注意孕妇禁服。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木芙蓉善治痈肿:1.李时珍:"木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痈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或加生赤小豆末,尤妙。"(《纲目》)2.黄元御:"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玉楸药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药材名称龙珠拼音Lónɡ Zhū来源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台湾

  • 白栎蔀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药材名称白栎蔀拼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

  • 《中药大辞典》:冰药材名称冰拼音Bīnɡ别名凌(《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水凝成的无色透明的固体。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大寒,无毒。"功能主治退热消暑,解渴除烦。治伤寒阳

  • 鸦跖花

    药材名称鸦跖花拼音Yā Zhí Huā英文名Oxygraphis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莨科植物鸦跖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graphis glacialis(F

  • 漏斗苣苔

    药材名称漏斗苣苔别名青竹标[贵州]来源苦苣苔科漏斗苣苔Didissandra sinoophiorrhizoides W. T. Wang [Lysionotus ophiorrhizoides He

  • 山韭

    《中药大辞典》:山韭药材名称山韭拼音Shān Jiǔ别名隺(《尔雅》),隺菜(《寿亲养老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种植物山韭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鳞茎具膜质鳞被。叶数片丛生;线形细长,宽

  • 木姜花

    药材名称木姜花拼音Mù Jiānɡ Huā别名鱼香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带紫红色,密被细短柔毛,上部有对生的分枝。叶对生;椭

  • 木槿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花药材名称木槿花拼音Mù Jǐn Huā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穿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心草药材名称穿心草拼音Chuān Xīn Cǎo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来源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 (Levl. et 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