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筒拔法

药筒拔法

药筒的作用与火罐相似,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坚硬漫散不收,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其法先以鲜菖蒲羌活独活、祈艾、白芷甘草各15克,连须葱90克,用清水十碗,煎几十沸候用;其次,用鲜竹几段,每段长七寸,口径约一寸三分,一头留节,刮青留白,厚约一分多,靠节钻一小孔,用细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煎几十沸。脓内溃难出者,可先作品字形三个切口,将药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药筒内热水倒去,乘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等约5~10分钟药筒已凉,拔去木塞,药筒自落。凡溃疡严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猜你喜欢

  • 实脾饮

    即实脾散,见该条。

  • 心中懊憹

    证名。简称懊憹。又名心中懊恼。指心胸烦热,闷乱不宁之状。多由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或因湿热内蕴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

  • 七方

    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即大方、小方、急方、缓方、奇方、偶方、复方。详各条。方剂组成的分类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

  • 大实有羸状

    见《顾氏医镜》。指实邪结聚的病证,出现类似虚弱的假象。如腹中聚积,按之则痛,面色红,气粗,脉来有力的实证,严重时反见嘿嘿不欲语,肢体不欲动,或头目昏花,或泄泻不实等羸弱症状。参真实假虚条。

  • 太阳病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尚论篇》卷一:“太阳病之总脉总证,统中风伤寒为言也。太阳,膀胱经,乃六

  • 白苔双黄舌

    白苔中有两条黄色苔呈纵形排列的舌象。外感杂病均可见。外感多为表邪入里,而表证未罢;杂病多属积热聚于肠胃,肠胃不和所致。(见《伤寒舌鉴》)。

  • 面条树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 得配本草

    药物学著作。10卷。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刊于1761年。本书选用《本草纲目》中的药物647种,除记明各药的主治外,详述各种不同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应用,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订出了药物的得、配、佐、

  • 医法经验录

    诊断学专著。2卷。清·李文庭撰。初刊于1818年。上卷专论脉诊,以两手寸关尺三部脉之浮、沉、迟、数及其兼脉分析主病、病源及治法,联系临床诸证较为具体;下卷在《敖氏伤寒金镜录》36舌的基础上,推衍为75

  • 上腭穴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位于上腭腭缝际前端,当齿龈上缘中点处。主治黄疸等。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