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莎草

莎草

《中药大辞典》:莎草

药材名称莎草

拼音Suō Cǎo

别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浙江中药手册,),地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三棱、米珠子、绍缩草(《江苏植药志》),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广西中药志》),吊马棕(《湖南药物志》),土香草(《泉州本草》)。

出处《别录》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长1~3厘米,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

本植物的根茎(香附)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田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

①《履巉岩木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

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木草》)

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莎草

药材名称莎草

拼音Suō Cǎo

英文名Herb of Nutgrass Galingale

别名莎随、薃侯、莎、地毛、回头青、野韭菜、隔夜抽、地沟草、小三棱、米珠子、缩缩草、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吊马棕、土香草、猪毛青、三棱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料植物莎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rotundu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莎草,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长20-60cm,芝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每个花序具3-10个小穗,线形,长1-3cm,宽约1.5mm;颖2列,紧密排列,卵形至长圆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等长或过之;每颖着生1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边潮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中南、西南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潮湿环境,耐寒。宜选疏松的砂培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用种子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4月育苗,按行距5-8cm开浅沟条播上覆一层薄细土。苗高10cm左右,即可按行株距20cm×15cm移植入大田,栽后及时浇水。分株繁殖:时春,将植株挖起穴栽,每穴栽2株,行株距20cm×15cm,栽后浇水。

田间管理,移植成活后应松土除草,追肥,雨季排除积水。

性味味苦;辛;性凉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止痒;宽胞利痰。主胸闷不舒;风疹瘙痒;痈伴随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浴。

复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各家论述1.《履巉岩本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

2.《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隔,降痰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李根皮

    《中药大辞典》:李根皮药材名称李根皮拼音Lǐ Gēn Pí别名甘李根白皮(《金匮要略》)。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性味苦咸,寒。①《别录》:"大寒。"

  • 苎麻根

    《中药大辞典》:苎麻根药材名称苎麻根拼音Zhù Má Gēn英文名Radix Boehmeriae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Boehmeria nive

  • 阔叶赤车使者

    药材名称阔叶赤车使者拼音Kuò Yè Chì Chē Shí Zhě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南海楼梯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eduleC.B.Rod.[E.platyp

  • 结香

    药材名称结香拼音Jié Xiānɡ别名野蒙花、新蒙花来源瑞香科结香属植物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以根与花入药。夏秋采根;春季采花,晒干或鲜用。性味甘,

  • 大麻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麻药药材名称大麻药拼音Dà Má Yào别名麻里麻、镰叶山扁豆来源为豆科扁豆属植物镰果扁豆Dolichos falcatus Klein,以根入药。深秋至早春采挖,洗净,鲜用或晒

  • 木莲

    药材名称木莲拼音Mù Lián别名木莲果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Hemsl.)Oliv.,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

  • 山小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鸢翅骨

    《中药大辞典》:鸢翅骨药材名称鸢翅骨拼音Yuān Chì Gǔ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治小儿齁咳累,鸢翅骨,刮灰兑

  • 虎石头

    药材名称虎石头拼音Hǔ Shí Tou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别名虾仔兰、草斛、石泥鳅出处始载于《云南种子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大花羊耳

  • 云雾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云雾七药材名称云雾七拼音Yún Wù Qī来源毛茛科秦岭翠雀花Delphini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