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虎膏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

拼音Hǔ Gāo

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出处《别录》

来源为猫科动物脂肪油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5.41%,不皂化物0.74%。脂肪酸中最多是油酸,次之是硬脂酸、棕榈酸,也含少量其它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功能主治治反胃,头疮白秃,痔疮下血。

①《别录》:"疗狗啮疮。"

②孟诜:"纳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纲目》:"服之治反胃,煎消涂小儿头疮白秃。"

④《物理小识》:"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内服:和酒炖温。外用:涂。

复方①治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气。每以油一两,入无灰酒一盏温服,以瘥为度,油尽再添。(《寿域神方》)

②治疮秃:虎膏涂之。(《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盾叶莓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叶莓药材名称盾叶莓拼音Dùn Yè Méi来源蔷薇科盾叶莓Rubus peltatus Maxim.,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功

  •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双剪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剪菜药材名称双剪菜拼音Shuānɡ Jiǎn Cài别名蕤参来源萝藦科双剪菜Ceropegia dolichophylla Schltr. var. brachylob

  • 鸡嗉

    《中药大辞典》:鸡嗉药材名称鸡嗉拼音Jī Sù别名鸡喉咙(《卫生易简方》)。出处《纲目》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嗉囊。功能主治治噎膈不通,小便不禁,发背肿毒。《纲目》:"治小便不禁,及

  • 铁落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落药材名称铁落拼音Tiě Luò别名生铁落、铁落花、铁屑、铁蛾、铁叶、煅铁落来源为打铁时因外层氧化而打落的细铁屑,或铁工厂锻铁时的副产品铁屑。原形态全国各地。化学成分主

  • 甜橙

    《中药大辞典》:甜橙药材名称甜橙拼音Tián Chénɡ别名黄果(《滇诲虞衡志》),橙子(《滇南本草》),新会橙(《植物名实图考》),广橘(《中国树木分类学》)。雪柑、印子柑、广柑

  • 佛手柑根

    《中药大辞典》:佛手柑根药材名称佛手柑根拼音Fó Shǒu Gān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9~10月挖取,晒干。性味《重庆草药》:"味苦辛,性平,

  • 野油麻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药材名称野油麻拼音Yě Yóu Má别名地参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