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风

虚风

病证名。①即慢脾风。出《婴童百问》。②指血虚阴虚内生的风证,亦称内风。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失血,或久病伤阴者。症见眩晕震颤,或手足蠕动,昏仆等。《临证指南华岫云注云:“今叶氏发明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以滋液熄风,濡养营络,补阴潜阳。”宜用大小定风珠复脉汤阿胶鸡子黄汤(方见慢惊风条)等加减为治。③指乘虚袭人的邪风,即有害于生物的反常气候。《灵枢·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为虚风。”《类经》卷二十七注:“冲者,对冲也;后者,言其来之远,远则气盛也。”如十一月属冬令,居北方子位,而刮南风(属火居午位),则子午相冲;二月属春令,居东方卯位,而刮西风(属金居酉位),则卯酉相冲,如是皆为虚风。虚风为时令不正之气,故易伤人为病。

猜你喜欢

  • 气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因恼怒而生,其形或大或小,炮白如有气。治法参疔疮,加疏肝解郁之品。忌气恼。

  • 荫胎

    病名。《济阴要略》:“按荫胎者,由于妊母体质素怯,胎失其养,荫而不长。”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 月水不断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漏,详该条。

  • 肾恶燥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阴津受伤,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肾恶燥之说。

  • 舌痿

    病证名。出《灵枢·经脉》。脾主肌肉,舌以肌肉为本,脾衰则舌痿。或因阴液耗损,筋脉失养所致。新病舌干红而痿,是热灼阴伤;久病舌绛而痿,是阴亏已极;久病舌淡白而痿,是气血俱虚。症见舌短缩而痿,肌肉软。治宜

  • 经行吐血

    病名。见《红线女博识摘腴》。多因积热损伤胃络,经行之时,胃经之气随冲气上逆,血随气上所致。症见经行时出现周期性吐血,血色黯红,或经血量少等。治宜清胃热,引血下行。用三黄四物汤,或犀角地黄汤等方。

  • 脉要图注详解

    见脉要图注条。

  • 透针法

    即透穴法。见该条。

  • 温胃建中

    温法之一。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吐清水,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 阴维穴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大赫,见该条。②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内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