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蜘蛛

蜘蛛

《全国中草药汇编》:蜘蛛

药材名称蜘蛛

拼音Zhī Zhū

别名圆蛛、大腹圆网蛛、檐蛛、癞癞蛛、到麻[蒙名]

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圆蛛科大腹圆网蛛Aranea ventricosa (L. Koch);A. angulata,以全虫入药。夏、秋二季,捕捉后活用或用酒喷死或用开水烫死,晒干后备用。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

性味甘、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消炎,解毒,疗疮消瘰。主治瘰疬,疔疮,蜂蝎蛰伤。

治鼻瘜肉:蜘蛛、红糖各适量,共捣烂,涂鼻瘜肉上。

慢性睾丸炎,疝气:蜘蛛(新瓦焙黄)研粉,肉桂各1钱,每次0.5~1克,开水送服,日服2~3次。

小儿疳积:活蜘蛛1个,鸡蛋1个顶端打一小洞塞入蜘蛛,棉纸封固,再用黄泥包围,放入炭火中烧熟去泥,先服蜘蛛,后服鸡蛋,每3天服一个。

淋巴结核:活蜘蛛、活蜈蚣各数只,菜油浸泡20余天,外擦患处。

癣:活蜘蛛压破,涂患处。

狐臭:活蜘蛛数只,黄泥包,烧存性去泥研粉,加入密陀僧轻粉适量,扑擦腋部,每日2~3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蜘蛛

药材名称蜘蛛

拼音Zhī Zhū

别名次蟗、蛛蝥(《尔雅》),蠾蝓、蝳蜍(《方言》),网工(《广雅》),缀蝥(《尔雅》郭璞注),社公(《方言》郭璞解),蚰蟱(《别录》),网虫、扁蛛(《现代实用中药》),圆蛛、癞癞蛛、蛛蛛、到麻(《吉林中草药》)。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圆网蛛科动物大腹圆网蛛等的全虫。夏、秋间捕捉,入沸水烫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体圆形或椭圆形,头胸部被有背甲1枚,无分节状态。口小,适于吮吸;单眼4对,位于头胸部背面的前端参差排列。下有附肢6对;第1对为钳角,似大颚,呈单螯状,内通毒腺;第2对为脚须,似触角,在雄性则末端膨大成交配器;其它4对均为步足,各由7节组成,其跗节末端有钩爪2枚,中间丛生细毛,有吸附作用。腹部圆大而软,与头胸部相连处,缢缩成细腰;前腹面中央有生殖孔,并有生殖板覆盖;其两侧有肺囊的气孔1对;后腹面有时有气管的气孔1对或台而为一;腹面后端有肛门;其前方有疣状的小突起3对,即纺锤突,尖端有孔,内通纺绩腺,能分泌一种粘液,凝结成丝而结网。

大多营单独生活,夜间则活跃,通常结网于树间、檐下、屋角等处,兜捕其他小虫为食,也吃其他蜘蛛。

本动物的蜕壳(蜘蛛蜕壳)、网丝(蜘蛛网)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炮制①《雷公炮炙论》:"凡用(蜘蛛)去头足了,研如膏,投入药中用。"

②《长沙药解》:"炒枯存性研细用。"

性味苦,寒,有毒。

①《别录》:"微寒。"

②《日华子本草》:"冷,无毒。"

③《品汇精要》:"性微寒,有毒。"

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治狐疝偏坠,中风口歪,小儿慢惊、口噤,疳积;疔肿,瘰疬,疮疡,蜈蚣、蜂、蝎螫伤。

①《别录》:"主大人小儿癀。""疗小儿大腹丁奚三年不能行者。"

②陶弘景:"蜂及蜈蚣螫人,取置肉上,则能吸毒。又以断疟及干呕、霍乱。"

③《唐本草》:"主蛇毒,温疟,霍乱,止呕逆。"

④《日华子本草》:"斑蜘蛛治疟疾,疔肿。"

⑤《本草图经》:"蛇啮者涂其汁,小儿腹疳者,烧熟啖之。"

⑥《纲目》:"主口歪,脱肛,疔肿,胡臭,齿匿。"

⑦《长沙药解》:"破瘀消肿。"

⑧《本草求原》:"治红云血癣。"

⑨《吉林中草药》:"治瘰疬,疔疮,蜂、蝎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焙干研末撒、捣汁涂或调敷。

注意《日华子本草》:"畏蔓青、雄黄。"

复方①治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共为散。取八分之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金匮要略》蜘蛛散)

②治中风口歪僻:蜘蛛摩其偏急颊车上,候视正即止。亦可向火摩之。(《千金方》)

③治小儿慢脾风,初起寒热如疟,面黄肌瘦,啼声如猫吼:蜘蛛去头足,专用肚,火焙研末,每二分,配朱砂一分,共三分,为周岁内一次量,一岁以上者加倍,以白芥子煎汤送服。(《泉州本草》)

④初生儿口噤不开,不收乳:干蜘蛛一个(去足,口),新竹沥浸一宿,炙焦为末,干蝎梢七个(为末),腻粉一钱,同研匀,每服一字,乳汁调,时时滴儿口中。(《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立圣散)

⑤治疔毒:蜘蛛(去头),和乌糖捣烂贴患处。和酸饭粒及食盐捣贴亦可。(《泉州本草》)

⑥治瘰疬,无问有头无头:大蜘蛛五枚。晒干,细研,以酥调如血脂,每日两度贴之。(《圣惠方》)

⑦治颏下结核: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浸过,同研烂,澄去滓,临卧时服之。(《医林集要》)

⑧治鼠瘘肿核痛,已有疮口出脓水者:蜘蛛二七枚。烧,敷之良。(《千金方》)

⑨治背疮:蜘蛛杵烂,醋和,先挑疮四畔令出血,根稍露,用药敷,干即易。(《千金方》)

⑩治走马牙疳,出血作臭:蜘蛛一枚,铜绿半钱,麝香少许。杵匀擦之。(《仁斋宜指方》)

⑾治聤耳出脓:蜘蛛一个,胭脂胚子半钱,麝香一字。为末。用鹅翎吹之。(《纲目》)

⑿治便毒初起:大黑蜘蛛一枚。研烂,热酒一碗,搅服,不退再服。(《寿域神方》)

⒀治吹奶疼痛:蜘蛛一枚。面裹烧存性,为末。酒服。(《纲目》)

⒁治恶疮:蜘蛛晒干,研末,入轻粉麻油调涂。(《仁斋直指方》)

⒂治鼻息肉:蜘蛛、红糖适量。共捣烂,涂鼻息肉上。(《吉林中草药》)

⒃治蝎蟹人:蜘蛛研汁,敷之。(《广利方》)

⒄治卒脱肛:烧蜘蛛为灰末,敷肛。(《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蜘蛛

药材名称蜘蛛

拼音Zhī Zhū

英文名Spider

别名次蠹、蛛蝥、蠾 螋、蝳蜍、网工、蝃蝥、社公、网虫、扁蛛、圆蛛、癞癞蛛、蛛蛛、

出处1.出自《雷公炮炙论》:凡使(蜘蛛),勿用五色者,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薄小者,并不堪用。凡欲用,有网,身小尻大,腹内有苍黄脓者真也。

2.陶弘景:蜘蛛类数十种,《尔雅》止载七、八种尔。今此用悬网状如鱼罾者,有赤斑者俗名络新妇,亦用之。其余杂种,并不入药,3.《本草衍义》:蜘蛛品亦多,皆有毒,《经》不言用是何种。今人多用人家檐角、篱头、陋巷之间,空中作圆网,大腹,深灰色者。遗尿着人作疮癣。

来源药材基源:为圆蛛科动物大腹圆蛛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nea ventricosa (L. Ko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入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大腹圆蛛,雌性体长约30mm,雄性约15mm。头胸部短于腹部,皆黑褐色。头胸部梨形,扁平,有小白毛,8眼分聚于3归丘,前缘中央眼丘上有4眼,两侧眼丘各2眼。螯肢强壮,有7枚小齿。步足强大,多刺,肯深色环带。腹部近圆表而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的叶状斑带,沿中线有8对细小圆斑。腹部有1对白斑。生殖大厣黑色,呈舌状体,纺缍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栖息于屋檐、墙角和树间,结车轮状网,傍晚及夜间活动,以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遍布于我国各地,是最常见的蜘蛛。

性状性状鉴别,全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头胸部赤褐色,边缘黑色。腹部黄褐色,有明显的黑色叶状斑纹,有2对黑以的肌斑。腹部前端中央有黄以或红色斑点,腹部下面灰黄色。纺器黑褐色。步足黄褐色或黑褐色,有赤褐色或黑褐色环纹,附肢6对,常残缺。体轻,质脆。气微,味微苦、咸。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用,去头,足了,研如膏,投入药中用。”《圣惠方》:“去足及口,炙令焦,细研。”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解毒;散结。主狐疝偏坠,中风口?;小儿慢惊;口噤;疳积;喉风肿闭;牙疳;聤耳;痈肿疔毒;瘰疬;恶疮;痔漏;脱肛;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g;浸酒或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捣敷、绞汁涂;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1.《本草衍义》:“蜘蛛遗尿着人作疮癣。”2.《纲目》:“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妇。饮羊乳数日而平。””

复方①治阴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共为散。取八分之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金匮要略》蜘蛛散)②治中风口歪僻:蜘蛛摩其偏急颊车上,候视正即止。亦可向火摩之。(《千金方》)③治小儿慢脾风,初起寒热如疟,面黄肌瘦,啼声如猫吼:蜘蛛去头足,专用肚,火焙研末,每二分,配朱砂一分,共三分,为周岁内一次量,一岁以上者加倍,以白芥子煎汤送服。(《泉州本草》)④初生儿口噤不开,不收乳:干蜘蛛一个(去足,口),新竹沥浸一宿,炙焦为末,干蝎梢七个(为末),腻粉一钱。同研匀,每服一字,乳汁调,时时滴儿口中。(《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立圣散)⑤治疔毒:蜘蛛(去头),和乌糖捣烂贴患处。和酸饭粒及食盐捣贴亦可。(《泉州本草》)⑥治瘰疬,无问有头无头:大蜘蛛五枚。晒干,细研,以酥调如面脂,每日两度贴之。(《圣惠方》)⑦治颏下结核: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浸过,同研烂,澄去滓,临卧时服之。(《医林集要》)⑧治鼠瘘肿核痛,已有疮口出脓水者:蜘蛛二七枚。烧,敷之良。(《千金方》)⑨治背疮:蜘蛛杵烂,醋和,先挑疮四畔令出血,根稍露,用药敷,干即易。(《千金方》)⑩治走马牙疳,出血作臭:蜘蛛一枚,铜绿半钱,麝香少许。杵匀擦之。(《仁斋直指方》)(11)治盯耳出脓:蜘蛛一个,脑脂胚子半钱,麝香一字。为末。用鹅翎吹之。(《纲目》)(12)治便毒初起:大黑蜘蛛一枚。研烂,热酒一碗,搅服,不退再服。(《寿域神方》)(13)治吹奶疼痛:蜘蛛一枚。面裹烧存性,为末。酒服。(《纲目》)(14)治恶疮:蜘蛛晒干,研末,入轻粉麻油调涂。(《仁斋直指方》)(15)治鼻息肉:蜘蛛、红糖适量。共捣烂,涂鼻息肉上。(《吉林中草药》)(16)治蝎螫人:蜘蛛研汁,敷之。(《广利方》)(17)治卒脱肛:烧蜘蛛为灰末,敷肛。(《普济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大人小儿溃。疗小儿大腹丁奚三年不能行者。

2.陶弘景:蜂及蜈蚣螫人,取置肉上,则能吸毒。又以断疟及干呕、霍乱。

3.《唐本草》:主蛇毒,温疟,霍乱,止呕逆。

4.《日华子本草》:斑蜘蛛治疟疾,疔肿。

5.《本草图经》:蛇啮者涂其汁;小儿腹疳者,烧熟啖。

6.《纲目》:主口喝,脱肛,疔肿,胡臭。

7.《长沙药解》:破瘀消肿。

8.《本草求原》:治红云血癣。

9.《吉林中草药》:治瘰疬,疔疮,蜂、蝎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乌泡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乌泡药材名称大乌泡拼音Dà Wū Pào别名大红黄袍、乌袍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大乌泡Rubus multibracteatus Levl. et Vant.

  • 单根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根木药材名称单根木拼音Dān Gēn Mù别名独根木、山辣椒树、艾角青、震天雷来源夹竹桃科狗牙花属植物海南狗牙花Ervatamia hainanensis Tsiang

  • 金钮扣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钮扣药材名称金钮扣拼音Jīn Niǔ Kòu别名金钮头、金吊钮、金扣、金钮刺、刺茄、刺天茄、黄面仔、黄水茄、小颠茄、苦果来源茄科茄属植物紫花茄Solanum indic

  • 荆芥

    《中国药典》:荆芥药材名称荆芥拼音Jīnɡ Jiè英文名HERBA SCHIZONEPETAE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

  • 九莲灯

    药材名称九莲灯拼音Jiǔ Lián Dēnɡ英文名Plicate Twayblade别名石梅、石杨梅、石仙桃、石虾、鬼子头、七仙桃、穿线草、疳肿药、烂疮薯、叶上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

  • 长松

    药材名称长松拼音Chánɡ Sōnɡ别名爬地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偃松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pumila (Pall.)Regel[Pinus cembra L.var. pum

  • 蒺藜

    《中国药典》:蒺藜药材名称蒺藜拼音Jí Lí英文名FRUCTUS TRIBULI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的干

  • 虫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虫莲药材名称虫莲拼音Chónɡ Lián别名线叶地榆来源蔷薇科地榆属植物矮地榆Sanguisorba filiformis (Hook. f.) Hand.-M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血苋

    药材名称血苋拼音Xuè Xiàn别名红靛、一口红、汉宫秋、红叶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血苋Iresine herbstii Hook. 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