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鼓

血鼓

一名单腹胀鼓胀之一。《石室秘录·内伤门》:“血臌之症,其由来渐矣。或跌闪而瘀血不散,或忧郁而血结不行,或风邪而血蓄不发,遂至因循时日,留在腹中,致成血臌。”《血证论·血臌》:“血臌之证,胁满小腹胀满,身上有血丝缕,烦躁漱水,小便赤,大便黑,腹上青筋是也。……单腹胀者为血臌。”治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湿,可用消瘀荡秽汤抵当丸,分消汤加当归、芍药、红花丹皮,去白术茯苓等。如内热目黄皮肤黄,宜用茵陈汤化瘀汤。本证可见于门脉性肝硬变,血吸虫性肝硬化及某些腹腔内肿瘤并发腹水等病症。参见鼓胀条。

猜你喜欢

  • 宿翳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黑睛病赤痛、羞明等症消退后遗留之翳痕。依其厚薄及透明程度不同,又有冰瑕翳和云翳之分。内治宜细审脉症,补虚泻实,明目退翳,可选用开明丸、石决明散加减;外治点七宝散

  • 硝矾散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即硝石矾石散,见该条。

  • 弓反外形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肝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肝黄者,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面目不利,爪甲青色,若背上浮肿,腹胁胀满者难治。”治用烙法及柴胡散、犀角散等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齿黄,

  • 飞尸

    古病名。指一种突然发作危重疾患。《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飞尸者,发无由渐,忽然而至,若飞走之急疾,故谓之飞尸。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上冲心胸也。……治飞尸,在人皮中,又名恶脉,又名贼风。发时头

  • 庞安时

    【生卒】:约1042~1099年【介绍】:北宋著名医家。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自幼随父学医,对于古代医籍有较深的研究。后患病耳聋,更加专心钻研医学,他编写的《伤寒总病论》阐发了张仲景《伤寒

  • 臭饭团

    见《海南植物志》。为黑老虎之别名,详该条。

  • 脾虚多涎

    病证名。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见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治宜补益脾气。用补中益气汤。

  • ①牵引、相拉。形容因一处疼痛而牵引及其他部位。《素问·举痛论》:“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②收引。拘急挛缩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③引出、拔出。

  • 直挺、不灵活。《灵枢·癫狂》:“癫疾始作,先反僵。”《素问·厥论》:“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