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象肉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酯含棕榈酸极高。蛋白质主为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酸。"

②《开宝本草》:"味淡。"

③《纲目》:"甘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英文名Elephant as f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原形态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着粗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creatine)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脂含棕桐酸(palmitic acid)极高。蛋白质主力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globin)、 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清蛋白(albumin)、肌红蛋白(myoglobin)、血红蛋白(hemoglobin)。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主秃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涂。

注意《开宝本草》:“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2.《本经逢原》:象油,能去垢涤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狼毒

    药材名称小狼毒别名细狗闹花、大萝卜、鸡肠狼毒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小狼毒Euphorbia prolifera Buch.-Ham.,以根入药。春秋采根,洗净切片,炒干或焙至黄褐色;或切片晒至半干,加陈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

  • 锯齿王

    《全国中草药汇编》:锯齿王药材名称锯齿王别名锯叶竹节树、百六齿、叶上花、鱼骨木、铁巴掌来源红树科锯齿王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猪肠

    《中药大辞典》:猪肠药材名称猪肠拼音Zhū Chánɡ别名猪脏(《百一选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千金·

  • 大花柳叶菜

    药材名称大花柳叶菜拼音Dà Huā Liǔ Yè Cài别名胆黄草、紫药参、通经草、对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大花柳叶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wallichianum

  • 狗屎花

    《中药大辞典》:狗屎花药材名称狗屎花拼音Gǒu Shǐ Huā别名一把抓、蓝狗屎花(《滇南本草》),蓝布裙(《四川通志》),附地菜、牛舌头花(《植物名实图考》),狗舌花(《滇南本草图谱》),龙须草、七

  • 海浮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浮石药材名称海浮石拼音Hǎi Fú Shí别名浮石、浮海石、浮水石、海石花来源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

  • 胆星

    《中药大辞典》:胆星药材名称胆星拼音Dǎn Xīnɡ别名胆南星(《本草选旨》)出处《纲目》来源为天南星用牛胆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制法将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内反复漂至无麻辣感后,磨成细粉。另以滤去杂汁、并入

  • 玉米须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米须药材名称玉米须拼音Yù Mǐ Xū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来源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Zea mays L.的花柱和花头。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炮制晒干

  • 龙眼壳

    《中药大辞典》:龙眼壳药材名称龙眼壳拼音Lónɡ Yǎn K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无患于科植物龙眼的果皮。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