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材>赤链蛇

赤链蛇

《中药大辞典》:赤链蛇

药材名称赤链蛇

拼音Chì Liàn Shé

别名赤链(陶弘景),赤楝蛇、桑根蛇(《纲目》),火赤炼(冻义《动物学》),火练蛇(薜德焴《系统动物学》),火赤链蛇(《脊椎动物分类学》),红斑蛇(《生物学通报》(2):8,1958)。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全体

原形态体长可达1.2米。头部略扁,呈椭圆形。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小,前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鳞小。颊鳞狭长、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2片,偶为3片。前颞鳞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有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有显明的红色边缘。头后部有一"丫"形纹。腹部白色,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

生境分部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凶暴,但无毒。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

炮制捕得后,打死,烧存性,研末用。

功能主治治慢性瘘管及溃疡。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于疮面;或以药线粘粉插入管内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结核性瘘管:将赤链蛇打死,置于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烧枯,研为细末过筛备用。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用纸捻粘赤链蛇粉末插入;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粘药少许送入;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薄撒布于上,纱布包扎。每间隔2日换药1次(亦可酌情增减次数)。治疗80余例,皆治愈,但有2例复发。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赤链蛇

药材名称赤链蛇

拼音Chì Liàn Shé

英文名Erythema Snake

别名赤链、赤连、赤楝、赤楝蛇、火赤炼、火练蛇、红斑蛇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赤楝,红黑节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不甚毒。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赤链蛇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nodon rufozonatum (Cantor)

采收和储藏:夏至秋季捕捉,捕得后杀死,烘干,烧布性,研末备用。或捕后放入瓮中,加盖饿2对,使其排除粪便,然后取出海净,放入高梁酒或白酒内浸2-4个星期,或洗净后直接烘干,研末。

原形态赤链蛇,全长1-1.5m。头较宽扁,头部黑色,枕部具红色“∧”形斑,体背黑褐色,具多数(60以上)红色窄横斑,腹面灰黄色,腹鳞两侧杂以黑褐色点斑。眼较小,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常入眶;眶前鳞1(2),眶后鳞2;颞鳞2+3,上唇鳞2-3-3或3-2-3(2-2-3)式。背鳞19(21)-17(19)-15(17)行,中段平滑夫棱;腹鳞184-225;肛鳞完整,尾下鳞45-95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1900m以下的丘陵、平原,常见于田野、竹林及水域附近。以鼠、蛙、蛇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背、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呈圆盘状,盘径大小不一。头部及躯体黑褐色,背脊稍高而不呈恬脊状,体背部有数条红色窄横纹,体侧有红黑相间的断经志斑点状纹,腹部外侧有黑褐色斑。颈部鳞片19行,中部17行,肛前15行,鳞片多平滑,边缘红色。剥去蛇皮处肉呈黄白色,尾部留皮处显棕红色斑点。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对蛋清及琼脂性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氢化可的松15mg/kg的疗效相近,同时不同剂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肿胀。

2.镇痛作用,热、电、化学(酒石酸锑钾)刺激均可证明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尤为显着,对热刺激作用最弱。

3.镇静、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较强的催眠作用,并有抑制小鼠自发活动的作用,还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00%醇提取液对小鼠有明显的直接催眠作用,强度与35mg/kg戊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作用不明显。

4.抗惊劂作用,赤链蛇醇提液对回苏灵、士的宁、电体克年至厥均有对抗和保护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为明显。强度与25mg/kg苯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无作用。

炮制捕得后,打死,烧存性,研末用。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痛;解毒敛疮。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疼痛;淋巴结结核;慢性瘘管;溃疡;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20-40ml。外用:适量,研末撒;或以药线粘粉插入管内。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光梗丝石竹

    药材名称光梗丝石竹拼音Guānɡ Gěnɡ Sī Shí Zhú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光梗丝石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ypsophila acutifolia Fisch.var.gmelin

  • 小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小叶小羽藓来源苔藓类小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 (Hedw.) Broth. ssp. capitatum (Mitt.) Re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分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高粱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药材名称高粱拼音Gāo Liɑnɡ别名蜀黍来源禾本科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化学成分嫩株含氰甙类杜林甙(即叶下珠甙,dhu

  • 石腊竹

    药材名称石腊竹拼音Shí Là Zhú别名川蔗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假野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ristisonia hookeri Clarke [C.sinensis G. Be

  • 米露

    《中药大辞典》: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

  • 鼠妇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妇药材名称鼠妇拼音Shǔ Fù别名潮湿虫、潮虫、地虱婆来源为平甲虫科动物平甲虫Armadillidium vulgare (Latreille)或鼠妇Porcellio

  • 梅叶

    《中药大辞典》:梅叶药材名称梅叶拼音Méi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叶片。性味《纲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煎

  • 大叶拿身草

    药材名称大叶拿身草拼音Dà Yè Ná Shēn Cǎo英文名all grass of Lax-flower Tickclover别名路蚂蝗、粘衣草、山蚂蝗、野毛豆、羊带归、白花饿蚂蝗、饿蚂蝗、水倒提

  • 竹叶兰

    《中药大辞典》:竹叶兰药材名称竹叶兰拼音Zhú Yè Lán别名黄竹参(《贵州药植目录》),竹叶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鸭跖草种植物紫背鹿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