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阳和解凝膏

阳和解凝膏

《中国药典》: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处方牛蒡草480g (或干品120g )鲜凤仙透骨草40g (或干品10g )生川乌20g桂枝20g大黄20g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附子20g地龙20g僵蚕20g赤芍20g白芷20g白蔹20g白及20g川芎10g续断10g防风10g荆芥10g五灵脂10g木香10g香橼10g陈皮10g肉桂20g乳香20g没药20g苏合香40g麝香10g

性状为摊于纸上的黑膏药。

炮制上二十七味,除苏合香外,肉桂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与麝香配研,过筛,混匀。其余牛蒡草等二十二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后,加入苏合香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纸上,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湿,消肿散结。用于阴疽,瘰疬末溃,寒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规格每张净重(1)1.5g(2)3g(3)6g(4)9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外科全生集》:阳和解凝膏

药方名称阳和解凝膏

别名阳和膏(《经验方》卷上)。

处方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 活白凤仙梗120克 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及各60克川芎120克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各30克乳香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

功能主治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用法用量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摘录外科全生集

猜你喜欢

  • 含化麝香丸

    药方名称含化麝香丸处方麝香1分(细研入),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川升麻3分,黄芩3分,浮萍草3分,零陵香3分,甘草3分(生用),寒水石3分,黄连3分(去须)。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

  • 门冬甘露饮

    药方名称门冬甘露饮处方麦门冬6克(去心)黑参黄芩栝楼根连翘各3克 生甘草1.5克 灯心20茎竹叶20片功能主治治麻疹热甚口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宝光散

    药方名称宝光散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

  • 乌发汤

    药方名称乌发汤处方熟地、怀山药、菟丝子、核桃仁各3 克,丹皮、泽泻、天麻各1.5克,枣皮2克。制法将羊骨、羊头打破。羊肉洗净,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同羊骨、羊头一起放入锅内(羊骨垫底)。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

  • 加减补中益气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补中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补中益气汤处方人参6克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0.9克功能主治补气升阳。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 固下人参煎

    药方名称固下人参煎处方党参1钱半,炒白术1钱半,附子1钱半,化龙骨1钱半,肉果霜1钱半,诃子1钱,炮姜1钱,木香1钱。功能主治寒凉过剂,伤脾损胃,脾阳下脱,不喜食物,下利清谷,及下脓血,漏底不止,肢体

  • 黄耆四物汤

    《济阴纲目》卷十三:黄耆四物汤药方名称黄耆四物汤处方黄耆(蜜炒)、当归、川芎、熟地黄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煎服。气虚,加参、术、茯苓、甘草;发热,加干姜;自汗多者

  • 龙衣散

    药方名称龙衣散处方蛇蜕(全者)1条,马勃1两,皂角子24粒。制法上入小瓷罐内,盐泥封固,烧赤,勿令烟出,候令存性为末。功能主治疹后因潮不尽,热毒上攻于目,翳膜侵睛,或成珠子,或如蟹眼,在黑睛上者。用法

  • 六妙饮

    药方名称六妙饮处方陈皮3钱,半夏(姜、矾制)3钱,黄连(姜汁炒)3钱,栀子仁(酒炒)3钱,槟榔3钱,老生姜5钱。功能主治吐呕不止,口渴身热。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玉案》卷四

  • 荷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荷叶汤药方名称荷叶汤别名荷叶蒂汤处方荷叶蒂7枚,苏枋木(锉碎)3分,牛膝(切、焙,去苗)半两,芍药半两,延胡索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血晕闷绝,唇口青色,不省觉者。用法用